谁能给我介绍下这幅油画,越详细越好

如题所述

【名称】蒙克《呐喊》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1893年

【作者】爱德华·蒙克

【规格】90.8X73.7厘米

【属地】奥斯陆国家画廊藏


这个是三维画的 哈哈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46页)[2]

http://baike.baidu.com/view/2056911.htm


楼主明鉴:此题是我先正确回答的,如有类似回答,请您根据右上角的回答时间判断并采纳

如有问题,请hi、回邮或【追问】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2

【名称】蒙克《呐喊》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1893年

【作者】爱德华·蒙克

【规格】90.8X73.7厘米

【属地】奥斯陆国家画廊藏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第2个回答  2013-05-02
蒙克的《呐喊》-----油画、名画 画家 爱德华·蒙克(挪威)

万众瞩目的爱德华·蒙克名画《尖叫》创下119,922,500美元的纪录。这幅作于1895年的粉彩画预计会超8,000万美元,结果却成为史上第一幅在拍卖中突破一亿美元大关的艺术品。 该画四个版本中唯一尚在私人藏家手中的,另外三个版本此刻都已经由挪威的博物馆妥善保存。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两个版本曾经被无耻盗贼偷走,后来失而复得,让《尖叫》愈发显得令人垂涎三尺。
这幅屡屡出现在明信片上的名画引发了长达12分钟的竞价大战,最终被一位匿名电话竞买人拍下。叫价从4,000万开始,以100万为阶梯迅速向上攀升。参与角逐的至少有四位藏家,其中有中国、美国的藏家,以及奥斯陆 K画廊交易商 Ben Frija,他在拍卖大厅内一直压着所有的电话竞买人,但在7,300万这道坎上放弃了。在被问及对最终的价格是否感到意外时,Frija抛下一个“不”字,随即离开了拍卖厅。 爱德华·蒙克名画《尖叫》-----这一扭曲的画面是如何成为包括“从我们离家后对是否关闭烤箱的焦虑、到个人悲剧”等一切的象征。然而此类构想所引发的实则是一种虚弱、而非强有力的声音,甚至是这幅作品如何失去其震撼人心的原始力量的表现。同时,《尖叫》作为情感认同之媒介的可能性,与生俱来和创作它的具体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而这些信息,都是在拥挤且昏暗的MoMA展厅中防弹玻璃后面这幅作品所表现出的凌乱状态不仅不能提供、反而越发疏离的。

催生蒙克这件大师之作的情感化学反应,纯粹源自弥漫于世纪末欧洲的衰落与困惑,再加上画这幅画的这位病恹恹的现代怪人自身的生活经历。他生平的种种细节早已为人所知,但或许在这儿还是值得再次回顾,尤其是将重点放在那些充斥于他作品中的往复拉扯的力量之上。此人出生在一个正发生戏剧性变化的世界,信仰正让位于怀疑,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观念正在分崩离析。蒙克脚踏两个世界,而这也正是其中所有焦虑的源头所在。一方面,他来自一个阴冷且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他的军医父亲娶了一位年轻自己20岁的妻子,后者来自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富裕家庭。他们育有五个孩子,爱德华是次子。后来母亲早逝,留给家人一封凄惨的信,信中说:“上帝悉心联结起来的我们,将会在天国重逢、永不分离。”蒙克的父亲从此变得郁郁寡欢、举止狂热,他会在餐桌上反复对大家大声读诵这封信,若是孩子们有离经叛道之举、还会以在未来等待的地狱之恐怖来训斥他们。这种宿命般的气氛,无疑影响了蒙克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当全家人之后移居挪威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奥斯陆的旧称),爱德华很快发觉自己被强有力地卷入当地的无政府主义风潮。当时克里斯蒂安尼亚的无政府主义者们由Hans Jæger所领导,这是一个宣扬自由恋爱、反对一夫一妻制、反对压制妇女、反对家庭的人。Jæger相当引人注目、也是其追随者试图以之为生活准则的戒条,包括:“汝当书汝生,汝当离祖根,汝当杀汝生。”也正是Jæger鼓励蒙克以灵魂作画、抵制艺术惯例、从而策励自己的艺术突破。当这位波希米亚精神领袖因其反资产阶级信念而身陷囹圄时,蒙克还送给他一幅半裸女子像、供他在狱中消遣。这将我们带回《尖叫》这件作品。它的原名是“自然的尖叫”,是蒙克所写的一则短诗的配图,这首短诗同样也被刻在MoMA正展出的这个版本的作品上:“我与两位朋友一路同行。日落时分 / 天空变得血红。我感到一丝忧郁 / 我伫立良久,疲惫不堪 / 在那黑蓝色的峡湾与城镇之上,悬挂着血色与火舌。我的朋友们继续前行 / 我却滞留其后 / 因恐惧而颤抖 / 我感受到自然界的尖利叫喊。”是否留意到了这个故事?《尖叫》常常被作为一幅个人孤立或是疏离状态的图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场景发生在公共空间、而非某个幽闭的室内(像是在蒙克许多作品中的那样)。无论攫住这位哀号着的中心人物的是何种情绪,这一切都并非发生在他孤单一人之时,而是当他“与两位朋友一路同行”的当下,画面上在他身后,我们可隐约瞥见另外那两位踯躅前行的人,显然他们并未意识到画面前景中正在发生的戏剧性一幕。更为重要的,正如画作的原名以及诗中所提示的,画面的核心在于,这种令人恐惧的顿悟是从这片风景甚至是宇宙本身生成、继而经由人物表达而出的(“我感受到自然界的尖利叫喊”)。这也正是蒙克在当时尚且算是激进的表现主义风格,在其中,一切都是这种完美表达的一部分,描绘着一个被翻江倒海般情感内涵所充分调动的世界——天空,海洋,以及那位在哀号中变了形的人物本身。从十足的宗教背景、到被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后者是他最喜欢的作家)直言不讳的虚无主义所吸引,蒙克曾被训练着去面对一个充溢着神圣意义的世界、并服从于这样一个图景——然而他再也无法完全信任这一图景了。整个宇宙都在说话、都在尖叫,却发不出声音,一种超越任何人类交谊的失落感从中油然而生。最后,桥为《尖叫》提供了一个相当适宜的发生空间,因为它捕捉到了一个过渡时刻——从一个预设好固定意义的世界,过渡到一个人可以自设其意义、并有种种焦虑随之而来的现代世界。对被痛苦悬置的种种意义的这种感受,尤其为当时的欧洲文化所特有。若是你想要解密这幅画作的故事及其深度、并且将之从傲人的市场业绩从解放出来,这一点是必须得到再认识的。
第3个回答  2013-05-02
蒙德里安的《呐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