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工具——手 第③段划线句子中的"至少"是否可以去掉?

①我们的手结构精细。一只手就有8块腕骨、5根掌骨、14根指骨、59条肌肉和发达的神经、血管系统。
②我们的手十分灵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秒钟内,人的手掌可以转动好几次。在一秒钟里,钢琴家可用手指击键几十次,快得像流星追月。有人估计,人的双手能做出上亿个动作。有了这双灵巧的手,外科医生缝合了直径不到1毫米的血管和神经,举重运动员抓举起了几百公斤的重物,牙雕师傅在一粒米大的象牙上刻下了千字文。有了这双灵巧的手,中国人才建起了雄伟壮观的长城,埃及人才建成了高耸入云的金字塔。
③我们的手非常勤劳。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觉以外,双手几乎从不休息;手指
------
屈、伸至少3 500万次。连躺在小床上的婴儿,也不时弯曲和摆弄着手指。奇怪的是,
---------------------------
在持续活动后他们很少感到疲劳,不像腰、腿、肩、臂那样常常疲乏发酸。
④在人的手指中,大拇指是用得最多和最重要的的手指。它既能独立活动,又能接触掌心的绝大部分,还可以和其他手指配合,完成各种动作。人们抓榔头、拿笔杆、端碗掌筷、紧握枪支时,都有大拇指的一份功劳。汉字中的“拇”字,就有“指中之母”的意思。紧挨着大拇指的是食指。它所已有这个名称,是由于婴幼儿喜欢吸吮它的缘故。与大拇指相比,这个手指擅长比较精确和细致的动作。由于它可以用来指路,所以又称“指示指”;又因为它能扣扳机开枪,因而又叫发射指。此外,他还可以用来拨电话,向别人发出警告等。在所有的手指中,最长的是中指,最短的是小指。小指常被用来挖耳朵,因而有人叫它“耳指”。除了这四个手指,剩下的就是无名指。这是最不灵活、用得最少的手指,也是最干净的手指。
⑤手指是人体感觉最灵敏的一个部位。在比邮票还小的指端上,有着千万个神经细胞,能对接触到的物体进行分辨。无论是冷热软硬,还是大小和形状,手指往往一触即知,“了如指掌”。中医诊断病情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大脑中,负责和指挥手的部位,要比负责和指挥脚及其他器官的部位大得多。国外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因此,他主张通过培养动手能力,来促进智力发展。 (选自《读书与成长》)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手指摸触病人的脉搏,以此作为诊断的一个依据。手和脑的关系十分密切。

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至少”能否去掉?为什么?

分别指出使用的说明方法。
(1)一只手就有8块腕骨、5根掌骨、14根指骨、59条肌肉和发达的神经、血管系统。
( )
(2)在大脑中,负责和指挥手的部位,要比负责和指挥脚及其他器官的部位大得多。
( )
跪求帮忙!!!!求求各位神人了!!!

1、“至少”不能去掉,至少起限制作用。是“不少于”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人一生手指最少屈伸3500万次,如何去掉,就表示人一生手指只屈伸3500万次,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一只手就有8块腕骨、5根掌骨、14根指骨、59条肌肉和发达的神经、血管系统。
( 列数据 )
(2)在大脑中,负责和指挥手的部位,要比负责和指挥脚及其他器官的部位大得多。
( 作比较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4
遇到台风,沿海地区开始狂风大雨。 (风暴)
我们的学校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充满活力)
第2个回答  2012-12-25
好句“蜡一般的比喻教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