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考试 指导纲要 数学,语文· 急急急

如题所述

一、初中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知识是学生素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是形成能力、开发智力的基础。初中语文知识体系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多元的应用知识体系。1、基础知识:牢固掌握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并进一步扩大识字量;掌握16000个以上的词语,了解词、短语和句子等语法以及标点、修辞知识;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等文体知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体裁和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文学常识。2、基本技能:知道根据文体特点抓住中心和要点的一般方法;知道怎样根据不同对象和场合说话;知道如何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初步掌握默读、精读、速读和圈点、批注、摘录、制作卡片的要领;初步掌握收集积累语言材料、选材、组材、安排详略、常见的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的要领,掌握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作文训练方式的要领。(二)能力目标初中语文能力是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书写能力和自学能力,其核心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1、阅读能力:能熟练默读,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欣赏能力和语言感受力;读文言课文,能了解内容,顺畅朗读,能背诵一些课文及精彩片段,记诵量达到1万字。2、写作能力:能写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能写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有创新意识,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3、听话能力:听课、听报告做记录,不遗漏主要内容;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4、说话能力:说普通话;应答交谈、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做到条理清楚,态度自然,用语文明得体;即席发言,能扣住话题发表意见,观点清楚,有一定说服力。5、书写能力:写字规范、工整、匀称,不写错别字,有一定速度。6、自学能力:能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自学或预习形式;课堂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归纳;对学习活动做自我评价;能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三)德育目标包括思想品德、审美意识和学习习惯。1、思想品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2、审美意识:初步理解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初步具有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3、学习习惯:养成主动认真学习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积极专注听讲的习惯、工整书写的习惯、练笔写作的习惯、文必加标点和分段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等。二、初中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初中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除了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该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遵循以下原则:(一)语文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统一的原则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和思想内容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文因道存,道以文显。对语言文字形式的分析,能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能更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形式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并能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感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文悟道,经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同时,因道学文,加深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培养语文能力。(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靠语言来组织,二者相依存。在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都需要思维。语言训练不能离开思维训练。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三)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语文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说和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倾吐。提高了听和说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读和写的能力,反过来,读和写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利于听和说能力的提高。同时,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和前提,说和写对听和读起着消化和促进的作用。总之,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必须全面训练,不可偏废。训练时,要注意各自特点,协调进行,共同提高。(四)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语言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和接受检验。语文课课内时间有限,空间有限,而语文课堂之外却有广阔的语文活动天地。因此,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课内举一,课外反三;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教师要认真进行课内教学,鼓励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运用于课外,积极指导课外学习,发展学生的特长,使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相互为用,提高教学质量。三、初中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一)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求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在教学中遵循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实效性原则,以现代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学原则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师德修养方面,应具有崇高的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忠诚事业,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以自身的形象和人格影响教育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科研方面,能向科研要教学质量,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二)增强目标意识,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检测和评价的依据。要克服语文学科综合性特点带来的教学目的的随意性和要求的模糊性,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增强目标意识,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期望、定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课文目标体现了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应以它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制订课时目标。细化时应注意:一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又要突出重点。一般以一项为主,一至两项为辅,既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又能保证落实。二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能切合教学班群体和个体的实际,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三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目标的描述应简洁、具体,应使用外显行为动词,切忌空泛。教学目标既是教的目标,也是学的目标,应当使学生明确每节课、每篇课文、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从而集中注意力、调动已有的知识和展开思维,实现学习目标。(三)加强语言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语言教学要重视积累,抓好训练,培养习惯。记诵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要指导学生扩大识字量和词汇量;除课内的名称篇名段名句外,要适当扩大记诵的内容,并教给学生必要的背诵方法和有关知识;要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如摘录词句、作摘记、写读书心得等。要把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的活动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训练要科学,即不仅内容要准确、恰当,重点突出,而且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要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章的语言文字;训练要适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来确定训练的难度、深度、广度和梯度,立足于打好全体学生的语文基础;训练要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训练要落到实处,使学生能规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习惯是由实践积淀而成的行为倾向,语言运用只有养成习惯才能形成能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一要教师起示范作用;二要明确规模,从严要求,应拟定必要的学习常规,加以规范;三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反复训练。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将具有巨大作用。(四)充分挖掘学科潜在的教育功能,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其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应强化育人的意识,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等熏陶、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知识种子的同时,插撒做人的良种。要妥善寻找教文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说教,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结合得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要发挥语文教学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既要掌握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摸准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情趣、爱好、才能,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他们的个性和聪明才智能健康地充分发展。(五)切实改进作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把写作教学摆在与阅读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加强写作教学。首先要努力改变学生作文内容匮乏的状况,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大自然,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搜集积累材料,解决“有米下锅”的问题。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与学生作文是否有话可说直接相关。应当体现写作训练计划,形式灵活多样,注意出到学生的心坎上;要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的权利,做到统一内容、限定内容和自选内容各占三分之一,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以写出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指导是写作教学的中心环节,要符合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写前指导,重在开拓思路,不应提一些不恰当的要求,堵塞学生的思路。作文要反映好客观事物,需要经过从“物”到“意”再从“意”到“文”两个飞跃过程。第一个飞跃是基础,要引导学生从范文中汲取借鉴,使学生切实理解观察和积累的意义,掌握方法。在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练笔时,要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反复进行;要鼓励学生创新。评改既是教学反馈,也是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要尊重学生的劳动,保护学生写作热情,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绩和点滴进步。要体现启发式,重在点拨而不是代替,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毛病,自行修改,并养成习惯。交换互改、小组讨论、结合共同问题大组专题研讨,写作文后记、交流自改经验等也是作文评改的好方法。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要保护作文训练的量,做到每学期八大八小;要指导学生课外练笔,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精心设计,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上好每一节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自读、导读、小结和练习等。自读,是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主动感知教材,独立解决认读中的问题,对课文进行质疑。自读要求应明确,对程度较差的学生可略放低要求,保证其学有所获,增强学习的信心。导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己阅读课文为基础,经过问、议、讲,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问,主要是教师设问,也可以是学生质疑。教师设问要经过精心设计,一要紧扣教学目标,二要选择学习新课的切入点,组成由浅入深,逐渐切近课文主旨和学习目标的问题群,三是一堂课问题不宜过多过碎,主干问题以四五个为宜,再适当设计若干个小问题作为铺垫和过渡。要鼓励学生质疑,并善于归纳、提炼、采纳学生所提的问题,将其自然地融化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议,是围绕教师的设问和学生自己的疑点,展开讨论。形式可以先小组后全体,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形成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教材研讨,调控好解决问题的进程。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尽量经过点拨由学生自行解决。对于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议而难决的,教师的讲授要做到少而精。小结和练习是使学生知识内化和形成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加强不同知识点和课文之间的比较,找到其中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练习,分别有以识记、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为主的三类,要注意强化记忆和促进知识迁移。要注意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科学地安排好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评估、反馈要及时,要以鼓励为主;要杜绝满堂灌的现象,要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由尝试参与、充分参与到深入参与、创造参与的过程。(七)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有法,但无定法。语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自学法等,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等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进行优化组合。教学方法运用的关键在一个“活”字,必须适应教材、学生的变化和教师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教法,使学生不断具有新鲜感,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独立思考,博采众长,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符合教学规律的新鲜方法。学法和教法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教法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要积极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加大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密度,加快教学节奏。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多样化,要使各种手段形成优化组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八)重视教学评价,改进评价方法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和激励的功能,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师生共同对教与学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矫正,以顺利完成阶段性的教学任务。要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办法,建立语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内容要全面。既看讲读课的学习,也看自读课、实践课的学习;既看考试成绩,也看平时成绩;既看认知方面,也看动作技能和情感方面。其次评价的要求要科学。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不任意拔高或降低。再次,评价的方法要多样。要实施四个结合,即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学期考试与平时检测相结合,课堂考试与课外考查相结合。对不同类型的课评价的方式也应有不同,教读课内容可采用百分制,强化基础;自读课可采用等级制,模糊竞争;实践课可采用评语制,当堂反馈。此外,评价的过程要民主化,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不仅要注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的评价。(九)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特长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指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要从实际出发,方式灵活多样。要切实抓好语文实践教材的使用,坚持至少三周上一节语文实践活动课,在教师指导下做到由学生独立组织、独立设计、独立开展活动。课外阅读活动,要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组织心得交流,每个学生每学年应阅读3至5本书,字数不少于100万;课外写作活动,要指导学生观察,写日记、周记,办壁报、手抄报等,每个学生每学期课外练笔应不少于1万字;课外听说活动,可组织学生举办故事会、演说会、辩论会、朗诵会等。要引导学生多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参观访问、调查考察、采访报道,既使学生开阔眼界,受到锻炼,又提高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在学习实践中,要加强语文与其他各门学科的联系,主动关心政、史、地小论文和理、化、生实验报告的写作,外语口、笔译语言文字的推敲,把语文活动渗透到其他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去,指导学生自觉地借以提高语文水平。在生活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收看收听影视广播节目等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可以组织兴趣小组、文学社,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使有特长的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语文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做到切实具体,不加重负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0
小升初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0
一楼的足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