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归纳

如题所述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很多,凡是能够影响市场货币供应的政策都可以说是货币政策工具,如信用控制等,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⑴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 ① 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②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③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④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① 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②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⑵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时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 ① 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 ② 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 ①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 ② 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 ③ 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⑶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①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②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局限性: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②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③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2
1.再贴现率 央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款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改变再贴现率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配合。
2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目的不是为了牟利,而是调节货币的供给量和利率。如买进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下降,反之
3,法定准备金率 央行规定的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比例。法定准备金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提取现金,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不当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通过对准备金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如降低准备金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2007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了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及所谓的一保一控。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一些灵活的调整,央行连续几次下调利率,和降低准备金率,调整央行发行及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硬约束等,向市场明确传导了‘转向’信号。相比前几年,当前中国经济已有较大的不同,这一政策的出台也是基于政府对物价上涨,货币信贷增长加快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
如果满意,请加分哦,本人擅长对经济学领域的问题研究,以后有关经济学的问题可以问我,谢谢,祝你天天快乐哦
第2个回答  2013-01-20
1.公开市场业务 2.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3.调整贴现率
常用1和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