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江户时期领土面积因素是否能超过石高?

日本一直以石高为单位计算俸禄。与农业最重要的耕地产量挂钩,这是小农思想严重的封建时代做法!
那时有些国面积大土地贫瘠实际石数不高,不受大名们欢迎。但后来人口逐步增长了、工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都发展了,逐渐取代农业占了主导地位。是否石数越来越不能说明问题,土地面积变得更重要?是否如奥羽那样有一定的石数、土地贫瘠但面积十分广阔的领国反而变得热门抢手?
谢谢几位的回答,李菊福!但仍有些笼统。
实际上我想问的以一句话概括:“土地肥沃程度”和“土地面积”两个参数的权重,随时间推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变化?
原来重前者轻后者,但后来是否变得较重视后者(当然前者肯定不可能被轻视)。毕竟贫瘠而广阔的土地仍然又很多别的用处可用,但富饶而狭小的土地却只能种田!

你分析的对,战国时期日本号称60州,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大名,早期都是以领内人口和熟地面积来推算收成,这样有很多荒芜地区无法耕作,所以收成也少,加上不少大名对领国内的经营无道,纵有土地也无人耕种。
日本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中心集中在中部。以近江、甲斐、骏河、三河、美浓、尾张等平原产粮区。一些强势诸侯也以扫平中原作为称霸上京的条件,粮食和人口就成了最重要的资本。按300石折合5名士兵或民夫计算,决定战争的胜利与建设大型工程完全取决于收成。
随着安土桃山时代,以堺港等商业区快速发展,西洋火器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诸侯势力。以德川家康为例,德川转封关八州之前领有5州,而收成远大于转封后。但德川看出了关八州发展潜力,避开喧闹,在荒芜的小田原励精图治,实际收入远远超过了划分俸禄时的260万石。成就了今天的东京地区。
强势诸侯在纷乱的国内战争与侵朝战争中将中原地区的资源消耗殆尽,而偏远地区远离战火,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反而得到发展,加之采矿业及海外贸易的发展,原来不受人在意的地区反而成为了宝地,也如你说,陆奥地区伊达政宗仅60万石名义收入,可有谁敢动他一下呢?
总结一下,应了一句真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呵呵,希望回答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这个问题并不一定。
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如上杉家,领土原本临海,有丰富的食盐和银矿,但由于领土面积狭长,不适于粮食耕作,但军事实力仍很强大。改易之后,迁入内地,不但削减了土地,而且土地较为贫瘠,但家主上杉鹰山及时改换策略,复兴农业,在领内开发鱼塘,饲养淡水鱼类,其鲤鱼闻名全国,并种植染色植物与桑蚕养殖,出品的米泽织畅销全国和外海。
另外位于西南端的萨摩、长州等也积极利用滨海优势与洋人开展贸易(多数是走私)也攫取了巨额财富。
伊达家伊达政宗通过兴修水利,对水稻进行改良,也使得自己领内的石高提高了近乎百分之五十。
在那个年代石高的大小代表了藩主的地位,实际上石高越高,藩主的经济压力就越大(相对的家臣也就越多)在战争年代, 藩主可以通过掠夺来进行赏赐,但是在和平的环境下,往往难以为继,这并非是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江户时代日本藩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22
不可能,第一不是一国一大名把奥州给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去分。第二,东北苦寒远离政治中心很难成事,后来的虾夷共和国的失败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点,从藤原秀衡到伊达政忠再到幕末维新就没人能在东北成事。第三,楼主说的错了,在维新之前,甚至之后的一段时间,农业都是绝对主导地位。这一点毫无疑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