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瘟疫在现代是指什么病

如题所述

古代的瘟疫在现代是指传染病,瘟疫通常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或者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瘟疫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扩展资料: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可以按病原体分类,也可以按传播途径分类。

传染病特点如下:

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受染。血吸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染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2

古代的瘟疫就是指恶性传染病,如: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

瘟疫总的来说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扩展资料:

1、瘟疫是指人和牲畜所感染的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古代也叫“瘟瘴”、“疫疠”、“疫病”、“大疫”等。在中国古代,明代是瘟疫多发期,给政府、社会和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导致人口的大量死亡和财政的压力激增,而政府则曾多方筹措应对,尽其所能地减轻瘟疫造成的危害。

2、据明朝实录载:永乐六年(1408年),江西、福建等地因瘟疫死亡78400余人;永乐十一年(1413年),浙江归安等县疫死10580余人;正统十年(1445年),浙江绍兴、宁波等地疫死34000余人;景泰四年(1453年),江西建昌府疫死8000余人,武昌、汉阳二府疫死10000余人;正德六年(1511年),辽东疫死81000余人;万历三十年(1602年),贵州因瘟疫“十室九死”;崇祯年间,山西、陕西、河南、北京等地瘟疫大流行,死者无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瘟疫

人民网_瘟疫肆虐与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9
  古代的瘟疫在现代是指传染病。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总的来说,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第3个回答  2014-09-29
流感、鼠疫、狂犬病、结核病、天花、登革热、西尼罗河病毒、艾滋病、埃博拉病毒…… 总的来说,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是在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4-20
就是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过多是死尸引起的瘟疫。属于细菌类多一些。放现在吃点抗生素就搞定了,放古代那就是致死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