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领导革命及结果

如题所述

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暗杀与武装起义,其中,武装起义包括:
1、1906年春,同盟会总部派遣刘道一、蔡绍南等到当地联络会党,将各派统一在洪江会的旗帜下,聚众达数万人。年底,起义首先在麻石爆发。义军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在檄文中呼吁“破除数千年之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和“使地权与民平均”。义军迅速发展到三万人,声势浩大,震动长江流域。一部分安源煤矿工人投入了战斗行列。孙中山又派谭人凤等前往湘鄂赣、苏、皖发动起义,以为策应。清政府调集了五万军队进行镇压。义军转战经月,激战达数十次,迭败敌军,终因领导不力和内部不相统属而被各个击破。刘道一等牺牲。
2、1907年,革命党人在广东潮州府饶平县黄冈镇举义。5 月,以会党为主力的义军千余人,在陈涌波等指挥下占领黄冈。同清军激战于州。由于缺乏粮械,义军在战斗六天后解散。这次起义因为消息泄露和革命党人被捕而提前举事,以致惠州、钦州和廉州未能按计划同时发难。6月初,广东惠州七女湖爆发起义。革命党人陈纯等组织会党,屡败清军。附近各县会党纷纷响应,声势颇大。后因缺乏武器,坚持十余日后解散。

3、1907年 9月初革命党人王和顺等在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举义。先是钦州、廉州农民掀起抗捐斗争,当时居留安南(今越南)的孙中山决定借助这种形势开展武装斗争,于是派遣黄兴到钦州策划新军反正,又与抗捐群众取得联络,计划把这两股力量汇合为“声势甚大之军队”,据两广而出长江。但新军统领郭人漳佯允倒戈,却派兵镇压抗捐民团。钦州群众派代表到河内请求孙中山支持,孙中山遂委任王和顺为“中华革命军南军都督”,前往钦州一带联络会党、民团,准备举义。王和顺在王光山发难,旋即夺取防城。义军在告示中申明了同盟会的宗旨,受到广大群众拥护。由于郭人漳拒绝内应,义军未能取钦州为根据地,于是转攻灵山、南宁,破横州、永凉西城。清政府调集两广军队合围,械弹不济的义军被迫于9月中旬解散,部分队伍退入十万大山。
4、12月初(十月),广西镇南关(今名友谊关)起义爆发。孙中山在防城之役失败后即派王和顺到镇南关策划新的斗争,后又任黄明堂为都督,联络绿林、游勇,指挥起义。黄明堂率领八十名战士偷袭镇南关右辅山炮台,占领了镇南、镇中和镇北炮台。孙中山偕黄兴等于次日登上镇北炮台,亲手发炮轰击反扑的清军,并为伤员包扎和取水,指示义军坚守待援。黄明堂率部与清军激战数日,终因弹尽粮绝而突围。清军被歼灭二百余人,义军只牺牲了两名战士。

5、1908年 3月,黄兴再次于钦、廉地区举义。由于孙中山已被法国殖民当局逐出安南(越南),西南地区的武装斗争统由黄兴策划。黄兴在河内组织了一支约两百余人的“中华民国军南军”,进袭钦州,并击败郭人漳部两营。此后的两个月内,义军转战各地,多次击溃清军,战果累累。只是由于弹药耗尽,被迫解散。就在这支义军奋战时,孙中山在云南发动了新的武装起义。4月(三月),黄明堂、王和顺从安南率队百余人入滇,会同清防营的部分起义队伍,一举攻占河口。义军连克城镇,直指蒙自。队伍猛增到三千余人,许多清兵投诚。黄兴被孙中山委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于 5月初赴河口督师。但起义的会党和变兵多不听从命令。当他返回河内筹集军饷和组织援军时,在安南老街被法国警察拘捕并押解出境。义军失去了指挥官,又缺乏粮食弹药,加之河口为清军攻占,只得从滇、桂退入安南。河口之役失败后,同盟会的武装反清斗争一度较为沉寂。革命党人总结了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把起义的主要力量从会党转向新军。经过艰苦的工作,终于使大批新军兵士和下级军官加入了革命团体。
6、1910年(宣统二年),广州新军首次举义。发难时间原定于 2月24日(正月十五),由赵声、倪映典担任正、副指挥。后因新军与警察冲突,引起清方的注意和防范。倪映典只得在2月12日到燕塘军营宣布反正,率领三千士兵进攻省城。义军在大东门与清军激战,倪映典负伤后被捕杀。起义队伍牺牲了百余人,弹尽溃散。这次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并不气馁,积极筹划再次在广州大举,摧毁摇摇欲坠的清王朝。
7、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武装起义。这次被称为黄花岗之役的战斗虽然也失败了,但却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8、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同盟会二把手黄兴前往指挥,此役给袁世凯迫使清皇室退位创造了充分条件,终于实现了“驱除鞑虏”的初衷,“振兴中华”的目标则没有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