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主流文化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基督文化 要分阶段来分析:

(1)鸦片战争时期,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如此,但此时的主流思想仍是中国传统文化,顽固势力强大。
(2)太平天国时期,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轩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仿效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西方文化还不能深入人心,太平军的势力也未能影响全国。
(3)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了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影响也随之壮大。
(4)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学习和传播西方文化;他们发动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西方文化得以广播神州。
(5)辛亥革命时期: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提倡“自由、平等、友爱"的公民道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纲领,后来,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是西方文化“革命”中国文化的发展时期。
(6)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是西方文化在中国占据主流思想的鼎盛时期。
(7)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受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文化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处于低潮。
(8)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回潮。主流文化由于具有历史性民众认同,经常凭借认同优势,采取固守阵地手法,思想观念僵化、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传播手段粗暴单一,发展方式上呈现出权利化、内卷化的自残走势。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
非主流当然就不是跟随大众潮流的东西,另类些,张扬些,或者更确切点说是符合我们个人心理的行为。或者超前,或者滞后。 但,非主流是有转变成为主流的可能的。
在我看来,非主流,是有两个特点: 即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和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大变动
非主流原意本身是一个很小资和小众的圈子代表词,但在中国被严重恶俗化了。非主流,如果确实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就去追随,但同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去分辨非主流好的和糟粕的地方,学其优点、去其缺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存在,非主流也是如此。但存在就有道理,非主流确实影响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人。但我要奉劝的是:希望喜欢非主流并模仿它的那些人,在你们“非主流”的同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用颓废、变态的生活方式演绎“非主流”潮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2
什么样的季节就有什么样的状态,人只能适应季节,而非季节适应人。一言以蔽之,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是人适应社会,而非社会适应人。山之所以高,是因众石聚之;海之所以博,是因百川汇之。世间万物因循自然,风雨雷电遂释放万物之精华,不让江河孤润一隅,因此造福人类。
  经济社会,物欲横流,即便毛翁在世,也望洋兴叹。这并非他老人家无能,试想一个金钱至上,为钱是从,为之顶礼膜拜的社会,人们的潜意识里难免打上金钱的烙印。因此,在金钱主宰的社会里,一切且都是浮躁的,就象被膨化了的玉米,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诋毁,或是被人认为歇斯底里。其实,倘若你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特别是当你有求于这个社会的时候,你的感觉里仿佛一切都是喘不过气来的压抑,你的渺小,你的无能,你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便像火山一样的骤然爆发了。你望着无数个被金钱叠造起来的金字塔,那些无数座的高楼大厦,哪一间是属于你;大街上奔跑着的无数辆轿车,那一辆又是属于你,回答是否定的,所以你把这个高唱赞歌的社会看透了,它原来是投机者的乐园!面对金钱的诱惑谁也不能置身其外,谁也不会洁身自好,于是无论犄角旮旯,凡是有管理者的地方,无论权力的大小,手都会自然的伸出,习惯的接受,总之金钱成了一切一切的魔咒。
  各位先生切莫见笑,鄙人云山雾罩地说了一通不着边际的话,其实呢是说话听音,锣鼓听声,这也或多或少的暴露出我对社会的极不顺从,总是站在时代的对立面,嘴里吃着大米白面还骂娘。可是是谁在承受着这个社会的一切罪恶,是谁在托起这个社会的一片蓝天,又是谁在为这个社会吞噬它的一切危机,一句话:是人民,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可我们的文化所向却是红男绿女、才子佳人;要么就是大清朝的帝王将相;而那些所谓的农村题材,通过包装和精心打扮,描写成人间天堂,各个腰缠万贯,呼风唤雨。再看看我们的传媒,每天都是风花雪月,满纸都是赞歌,这就是我们的主流文化,这就是被金钱浸透了的主流文化!再看看网络文学,同样没有逃出这片世俗领地:各个沉浸在温柔乡里,缠绵悱恻,把人间情爱演绎得淋漓尽致,吻得实在,露得让人想入非非,好像人世间没有这样激进的表现,男女之间的情和爱就自然的消失了,蒸发了。其实不然,翻开古典四大名著,近代文豪老舍、巴金、茅盾等的作品,对男女情爱的描写是距离之中见真情,如泣如诉之中让人回味无穷,入木三分。反观我们现代的作品,爱情成了故事的中心,演绎的对象,生怕别人看不懂,非要加进那些伤风败俗的镜头,非要逼着我们的青少年早婚早恋!仿佛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有爱情似的,把社会纷繁复杂的面貌,激越澎湃的生活,炼狱般的磨难与奋争,残酷的边缘化了,利用人们对精神空虚的渴求,迎合年轻一代的欲望,颓废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物质生活的极度膨胀,在上层社会开始释放,物质丰腴的文化市场,成了各种流派竞相淘金的沃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掠夺中,无疑国字号成了推波助澜的主角,于是视频艺术成了这场较量中的佼佼者,卖弄文字成了名家的专制,高等学府更是深入其中,往日最贫穷的教书匠,堪称人之楷模的先生,在来势凶猛地金钱洪流面前也不在扭捏作态,渐渐变的得心应手了,摇身一变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代言人。
  我们的文化好像是被装在套子里,一切都在这里面孵化,被金钱泡透了的那些文学天才,早已躲进新时代的阿房宫,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快乐,用插科打诨来游戏那些附庸风雅的红男绿女们。只可怜那些发思古之幽情的文学才子们,抱着唐诗宋词,骨子里发誓要比柳永、李清照、苏东坡更多情,遣词拿捏的更纤柔,更梦幻。殊不知那社会,那时代早已今非昔比,一切经营得面目全非:小园、芳草、门、帘、窗;街道、小桥、阡陌、城市格局诸如此类等等,若当真把这些东西包装成古时状,拿给圈子外的人群读岂不闹成笑话!所以,我们的文人还是要面对现实得好,不要把现在的东西刻意包装成古时候的模样,让今人感到无所适从。只可怜我们的炮制者与欣赏者还沉浸在温存的梦幻中,相互吹捧着,互相鼓动着,似乎真要造出划时代的“张永”、“刘东坡”来。
  如果我们用心关注一下青少年犯罪问题,就不难发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主流文化是始作俑者,经济大潮的迭起,整个社会,包括本应纯净的校园,到处都是金钱的幽灵。由于金钱的作用,金钱的残酷,许多来自农村的学子,饱尝了金钱的煎熬,特别是他们的付出者--土里刨食的父母,不顾自己省吃俭用,受苦受累,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义无反顾的撑起一万数千元的学杂费,这样的境况肯定会对青年学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陡然增加他们对金钱的无限热爱,因此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播撒下了金钱高于一切的种子,那么当他们走向社会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果真不敢想他们会是什么样子!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我们应带给青年一代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是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大问题。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尽情享受时代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但就是不要忽视肩上的责任,就是不要忘记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就是不要忘记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对我们的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的文化所产生腐蚀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我们的文化招安西方文化,用我们的文化改造西方文化,从而变成极具中华特色的文化,使我们的文化从此产生超强的抗体,在不远的未来,在可见的东西方文化的较量中,我们的文化能从容不迫的改变唯我独尊的西方文化,让自负的西方人接受我们的文化,进而用我们的文化。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一刻不能停地把我们还沉浸在酒吧、街舞的文化,来一个大洗礼,让它脱胎换骨,走出金钱的误区,和个人私利的漩涡。彻底改变它的俗气,改变它的近西方色彩,造就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盛唐”文化!因此无论影视的、传媒的、网络的、面向社会发行的全体文化界的同仁,一起努力,手牵手,创造出辉煌千秋的划时代中华文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