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有许多分支?

如题所述

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有许多分支,如在四姑娘山居住的嘉绒藏族,在马尔康附近的丹巴藏族,藏北高原羌塘地区的洛巴藏族等等。白马藏族的聚居地是平武县,涪江边的一个小县城。另外在甘肃文县的铁楼、九寨沟县的勿角也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1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3个县。
  阿坝州   面积84242平方千米,人口85万人(2004年)。
  马尔康县  面积 6639平方千米,人口 5万。邮政编码624000。县人民政府驻马尔康镇。
  汶川县   面积 4083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623000。县人民政府驻威州镇。
  理 县   面积 4318平方千米,人口 4万。邮政编码623100。县人民政府驻杂谷脑镇。
  茂 县   面积 4075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623200。县人民政府驻凤仪镇。
  松潘县   面积 8486平方千米,人口 7万。邮政编码623300。县人民政府驻进安镇。
  九寨沟县  面积 5286平方千米,人口 6万。邮政编码623400。县人民政府驻永乐镇。
  金川县   面积 5524平方千米,人口 7万。邮政编码624100。县人民政府驻金川镇。
  小金县   面积 5571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624200。县人民政府驻美兴镇。
  黑水县   面积 4154平方千米,人口 6万。邮政编码623500。县人民政府驻芦花镇。
  壤塘县   面积 6836平方千米,人口 3万。邮政编码624300。县人民政府驻壤柯镇。
  阿坝县   面积10435平方千米,人口 6万。邮政编码624600。县人民政府驻阿坝镇。
  若尔盖县  面积10437平方千米,人口 7万。邮政编码624500。县人民政府驻达扎寺镇。
  红原县   面积 8398平方千米,人口 4万。邮政编码624400。县人民政府驻邛溪镇。
1950年设茂县专区,属川西行署区。茂县专署驻茂县,辖茂县、汶川(驻威州镇)、理县、懋功、靖化、松潘等6县。 1952年茂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1月1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原懋功县改称小金县(驻美兴镇);原靖化县改称大金县;由松潘县部分地区设置南坪县(驻南坪);理县驻地迁杂谷脑。原阿坝地区改设阿坝县(驻中阿坝);原黑水地区改设芦花县(驻芦花);原若尔盖地区改设若尔盖县(驻纳摩寺);大金县的绰斯甲地区建立县级行政委员会(驻周伞)。将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土司分别建立相当于区的政权机构,并在四土的中心地区马尔康暂设相当于县级的行政机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辖10县、1县级行政委员会、1县级办事处。 1954年芦花县改名黑水县,若尔盖县由纳摩寺迁驻达扎寺。 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阿坝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刷经寺。 1956年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土)改设为马尔康县。绰斯甲行政委员会改为绰斯甲县,驻地迁观音桥。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 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驻地由刷经寺迁马尔康县城。由壤塘行政委员会设立壤塘县(驻南木达)。撤销茂县、汶川2县。同年7月7日由原茂县、汶川2县全部辖区和理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茂汶羌族自治县(驻威州镇)。理县迁驻刷经寺。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1县、1自治县。 1959年壤塘县迁驻壤塘;理县迁驻哈拉玛。 1960年撤销理县,以原理县和阿坝县的部分地区设立红原县(驻哈拉玛);原理县的其余地区并入茂汶羌族自治县和马尔康县。撤销南坪县,并入松潘县。大金县改名为金川县。撤销绰斯甲县,并入金川、壤塘2县。阿坝藏族自治州辖9县、1自治县。 1963年恢复南坪(驻南坪)、汶川(驻威州镇)、理县(驻杂谷脑)3县;茂汶羌族自治县由威州镇迁驻凤仪镇。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1自治县。 (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1987年,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总人口847468人。其中:汶川县 111935人、理县 43668人、茂县 103570人、松潘县 69079人、九寨沟县 62157人、金川县 69098人、小金县 76709人、黑水县 57000人、马尔康县 55046人、壤塘县 33550人、阿坝县 62312人、若尔盖县 65413人、红原县 37931人。

  2004年,全州辖31个镇、193个乡、2个民族乡。
第2个回答  2013-12-01
四姑娘山居住的嘉绒藏族,在马尔康附近的丹巴藏族,藏北高原羌塘地区的洛巴藏族等等。白马藏族的聚居地是平武县,涪江边的一个小县城。另外在甘肃文县的铁楼、九寨沟县的勿角也有。
第3个回答  2013-12-01
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