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三大迁徙

闯关东 走西口 下南洋 分别走指的什么!?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一是以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为代表的下南洋,二是以山东为代表的闯关东,三是以河南为代表的走西口.

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当时关东为伪满洲国,是日本人的地界。这里虽然工作机会比较多,但是,这里的工作条件和危险性也是可想而知的。一个“闯”字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我姥爷当年就是给日本人做洋服,做地下工作冒了很大的生命危险呢。唉......
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在海外谋生的流民浪潮中,“下南洋”最为壮观,这是因为流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
走西口:西口,指是指河北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因为中原地区人口众多,而且经常闹灾荒,所以,许多人都跨过长城,到水广地肥的河套地区谋生。但是,那里土匪也是很多的,所以,才流传下来那首“走西口”。呵呵......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贫苦民众抗争命运、艰难创业生存的历史,都是一段段苦难与艰辛、血汗与泪水交织而成的回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2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闯关东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从此,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应该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而且应该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呢?人口外迁,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