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求教 为什么光武帝刘秀被叫做大魔导师

如题所述

因为刘秀人生经历太过顺当。

王莽得知汉室复立时,就集合了四十二万精兵,在昆阳的汉军统共才九千人,刘秀出城后共召集到援军一万七千人,加上城里的也才两万多,相较于王莽兵力,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是王莽军晚上被陨石砸,白天又看到好大的云就像大山一般要压下来,士气低落,刘秀带着援军杀到,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反复冲杀,刘秀斩首数十级,且连战连捷。

扩展资料:

刘秀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刘秀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

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6

大魔导师是网友对光武帝刘秀的戏称,主要是对光武帝刘秀气运和实力的赞赏。

相关介绍:

在历史中,刘秀是一位出色的君王。东汉统一后一片荒废,百姓饱受战争摧残。刘秀勤于政事,大力发展国内的农业和经济,为农民减轻了不少的负担,还取消了买卖奴隶,政治上整治官风严惩贪官污吏,一时间迅速呈现盛世之态势。

扩展资料

相关事迹:

经过长达十二年的东汉统一战争,光武帝刘秀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

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国,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刘秀的边防政策基本上维护了东汉政权边境安全与社会稳定,成为"光武中兴"的重要原因,但其保守性,也对东汉边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12

昆阳之战,刘秀以三千精兵大破王莽四十万大军。战争前夕,天降异象,大批流星陨石打在王莽的军营中,造成士兵的恐惧,《后汉书》如此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因此,网友戏称刘秀是大魔导师,召唤来了天外陨石。

公元二十三年(王莽地皇四年)三月,王莽任命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为统帅,征调“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五月,王寻、王邑统率会集起来的各州郡兵,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向前线。对这次新军出师盛况,历史家做了这样的描述:“族旗辐重,千里不绝”,“车甲士马之盛,自古出师未尝有也”。

汉军得知新军由洛阳南下的消息,立即派太常偏将军刘秀等将兵数千人邀击于颖川西北的阳关(今河南省禹县西北)。由于诸将被新军的声势所吓倒,慌忙逃回,“驰入昆阳”,而使汉军失利。

王寻、王邑在颖川郡,又会合了严尤、陈茂的残部,一起杀奔昆阳而来。当时昆阳城内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面对“军陈数百里”的新军,加之初战的失利,使昆阳笼罩着惶惶不安的气氛,不少将领主张放弃昆阳,避开敌军的锋芒,“散归诸城”。

在大敌当前、内部诸将军心浮动的情况下,刘秀没有被新军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虽然昆阳城“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但只要“并力御之,功庶可立”。接着,他进一步论述不能放弃昆阳的理由,他说:大敌当前,“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既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

汉军制定了战胜强大敌军所应采取的战略。在大军临城的情况下,硬拼,无异于自取灭亡,必须保存力量,坚守城池,拖住敌人,挫伤敌军的锐气,继续发挥牵制敌军和屏障宛城下主力的作用。同时派人到定陵、郾城等地收集援兵,伺机对敌军实行内外夹攻,以克敌致胜。起义军大将王凤、王常亲自率军留守昆阳,积极布署防守,派刘秀等十三骑趁新军对昆阳尚未合围之前,借着昏黑的夜色,突出南门,沿昆水北岸急驰向东,到定陵、郾城等地调集援兵。

王寻、王邑所率领的新军,本来是路经昆阳南下去进攻围困宛城的汉军主力的。当新军到达昆阳城下的时候,王邑却把昆阳围困起来。严尤劝王邑不要屯重兵于昆阳城下,而应把主攻方向定在围困宛城的汉军主力。他说:“昆阳城小而坚”,不易攻下,“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但是王邑骄横不可一世,以为只凭军事优势就可以一举荡平昆阳,然后鼓行而前,直逼宛城。他说:“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遂下令把昆阳“围之数十重”,“列管百数”,把众多的军队屯聚在小小的昆阳城下。

昆阳是个周围仅有数里的小城,王邑集中四十多万兵力于城下,“族旗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王邑令造“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向昆阳发起猛烈进攻,“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在新军的猛攻之下,援军又迟迟不到,汉军守将王凤向王邑乞降,但是王邑认为,胜利近在咫尺,不打算接受王凤的投降。谁知,就在当夜,“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新军营盘遭到了陨石坠落打击,新军士气受到极大震动。

六月初一日,刘秀等调集的定陵、郾城等地援军开到昆阳城东一带,对新军实行战略反攻。王邑迷信于军事上的优势,不把汉军援兵放在眼里。当汉军的援兵先锋邹队步骑千余人,在刘秀率领下距新军四、五里地方列好进攻的阵势时,王邑恃强轻敌,仓促间只派数千人临阵迎战。刘秀率先冲击,新军被“斩首数十级”,接着,在汉军援兵大队人马的攻击下,新军溃不成军,又被斩首“数百千级”。

刘秀又组织“敢死者三千人”,突击新军的中军,打乱敌军的指挥系统。汉军敢死队在刘秀率领下,穿插于敌军各部之间,由昆阳城东穿插迁回到城西昆水(今灰河),又从昆水上直冲新军中军。面对汉军敢死队的攻击,王寻、王邑仍不放在心上,既没有对昆阳城内防守的汉军布署切实有效的防御,也没有集结更优势的兵力对汉军的敢死队进行强有力的反击,却“救诸营皆按部毋得动”,“自将万余人行阵”,“独迎”汉军。在汉军敢死队的攻击下,王寻、王邑所率新军大败,其余各部“不敢擅相救”而“汉军乘胜杀寻”。王凤、王常等见新军阵势大乱,率军从昆阳城内杀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新军溃败北逃。

正在这时,正赶上雷声滚滚,狂风夹着暴雨迎面扑来,溃逃的新军“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之不流”。新军败北后,汉军“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蟠烧其余”。就此,刘秀获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

第3个回答  2021-01-11

刘秀,东汉光武帝,汉世祖,在王莽篡汉引起天下大乱之后拨乱反正,再延续大汉王统200年,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1、传奇一生

公元前5年,刘邦九世孙刘秀出生,据说出生的时候华光满屋(莫非真是位面之子穿越过来的)。

公元3年,任职县令的父亲去世,刘秀成了孤儿,被叔父收养;虽然刘秀是刘邦的后代,但是到他这一代血缘已经疏远太多,他父亲已经没有任何爵位,只是一任县令,到了刘秀更是成为一介布衣。

公元14年,刘秀到长安求学,入学太学,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宣言。

公元22年,28岁的刘秀在宛城起兵,跟随兄长刘演加入绿林军。

公元23年,刘秀凭借一万余人击败王莽百万大军,赢得昆阳之战,威名大振。然而更始帝猜疑并杀害了刘秀的兄长刘演,刘秀采纳阴丽华的建议,到河北发展。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从起兵到称帝,用时3年!

公元26年,刘秀花了12年平定关东、陇西、川蜀,统一全国。

我们在讨论出身最低的皇帝时,通常都只会谈到刘邦和朱元璋以农民身份登基,其实刘秀也是!

2、大魔导师刘秀

那么刘秀为什么会有“大魔导师”的称谓呢?这和震惊天下的昆阳之战有关。

昆阳之战,对战双方为刘秀和王莽新军,刘秀兵力万余,新军兵力百万余,按照纸面力量逻辑,王莽新军应该是碾压刘秀,结果却是刘秀获胜,王莽新朝从此一蹶不振,当年就被赤眉军攻破长安灭亡。

那么刘秀是怎么取胜的呢?一方面是战术得当,另一方面却是“大魔导师”的无上法力。

整个战役之中,出现了3次神奇天象:

第一次刘秀“召唤”了“迷雾”:当时两军对阵,新军主将王邑准备率军追击刘秀的时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降下迷雾,伸手不见五指,刘秀人马成功逃脱。

第二次刘秀“召唤”了“流星”:据记载,战役期间有火流星掉入新军大营之中,刘秀宣传上天在惩罚王莽,以此鼓舞士气。

第三次刘秀“召唤”了“风雨”:决战之时,突然狂风骤雨,扰乱了新军的阵营,刘秀趁机冲杀,一战定乾坤。

正是因为这3次神奇的天象,刘秀获得了“大魔导师”的称号。

3、位面之子刘秀

这个称谓是和王莽相对的。

王莽篡汉之后,推行了一大批新政,比如说土地国有、计划经济、经济适用房、货币改革、税收改革等等,让我们惊呼,王莽是不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所以王莽获得了“穿越着”的称号。

而王莽最后败给了刘秀,刘秀建立起了大一统的王朝,所以刘秀强于王莽,能够打败穿越者的只有位面之子,所以刘秀获得了“位面之子”的称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13
因为刘秀的人生旅程比较顺,所以才会那么说,西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 。面对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昆阳之战,大败王莽军队。更始帝继位,持节治理河北地区,授大司马,册封萧王。更始三年(25年),公开与更始帝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