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和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听说德国好像对中国并没有多大的敌意~是吗?

二战中,中国和德国是交战国。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重要成员之一,由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德宣战。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则是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共和国并与苏联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其占领区内的“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在1944年红军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战争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地轰炸,面临着严重地资源短缺问题。

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而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扩展资料

二战时德国对中国的贡献

中德之间30年代的军事合作对于我们国家的军队现代化有何很大的贡献。

中国第一批装甲机械化部队就是诞生于这次合作。大批经过德国的顾问团训练的部队成为抗战前期的核心骨干。

不仅仅是淞沪,后期的很多军官也是从那里成长起来的,学会了现代化战争的最基本知识。

尤其重要的是,塞克特将军安排的那一点点刚开的工业化计划,是抗战初期我们独自苦撑危局的一个重要支柱。

其次,德国本身是打算调和中日冲突的(出名的陶德曼调解)。可是到了最后抉择的时候,日强中弱,出于全球战略合作考虑,希特勒抛弃了中国选择了日本。

他最后强令所有在华顾问全部撤离,否则开除他们的军官团身份。但是有个别顾问出于对中国的同情和友好,还是留了下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反法西斯同盟

百度百科_第二次世界大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7
二战中,中国和德国是交战国。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重要成员之一,由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德宣战。

但是,关系在正是宣战以前却是纷繁复杂。首先,中德之间30年代的军事合作对于我们国家的军队现代化有何很大的贡献。中国第一批装甲机械化部队就是诞生于这次合作。大批经过德国的顾问团训练的部队成为抗战前期的核心骨干。(不仅仅是淞沪,后期的很多军官也是从那里成长起来的,学会了现代化战争的最基本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塞克特将军安排的那一点点刚开的工业化计划,是抗战初期我们独自苦撑危局的一个重要支柱!

其次,德国本身是打算调和中日冲突的(出名的陶德曼调解)。可是到了最后抉择的时候,日强中弱,出于全球战略合作考虑,希特勒抛弃了中国选择了日本。他最后强令所有在华顾问全部撤离,否则开除他们的军官团身份。但是有个别顾问出于对中国的同情和友好,还是留了下来。

再次,中德关系中断后,我们实际上还是跟德国通过一些中立方秘密的作了不少生意(钨,汞等战略金属换一些武器弹药)。蒋经国在作为一个下士参加了进入波西米亚的军事行动后,被礼送回国。

我们需要分清楚一点!!中德关系是一种互相需要的互利行为。而且是老派的魏玛德国势力倾向支持中国。作为法西斯纳粹党实际上对中国决无任何友好之意!!最后中德的结局,就是在牛赖特被里宾特洛浦取代后出现的。勃罗姆堡和弗里奇被小诡计踢出了国防军决策层后,中德军事合作就基本完蛋了。

我们千万不要记错帐了!!!我们最危难的时候,帮助我们的是德国人,但是不是纳粹!!

说到这里,其实30年代末的苏联的角色并不光彩,他表面上跟德国对立。实际上采取了惊人的实用主义立场想让自己脱出战争。(苏德条约的秘密条款,实在够帝国主义的。。。。。。)我们对日作战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日本的北进!他们跟德国还不清不楚的,凭什么干涉我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27
当时中德两国的关系非常要好。德国要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对于一些重要资源(如铁,铜,钨等)自己国内却比较匮乏,而中国南方却盛产这些资源。因此德国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战略物资。而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也同样需氧从德国进口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用来抗日。所以两国就开始为了各自的目的而亲密合作。
第3个回答  2013-08-27
希特勒童年在维也纳的生活的非常贫穷,受到过一家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家庭的无私帮助,姓张。无偿的一次提供给他500奥地利帝国先令作为他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还常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留宿.当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绘画天分时,这个善良的中国家庭还主动帮他联系了闻名的维也纳大学,希望能资助他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帮助是无私的,.后来希特勒掌权后合并了奥地利,但那时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再也没有找到过这家善良的恩人们。希特勒喜欢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并经常放在床头。在轴心国结盟的初期,当时在美茵茨的军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过 "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鱼!"在他和一些重要将领的信笺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设想:以巴卡思坦(当时的波兰东部和苏联的交接处)为界限,西方(欧洲,中东,北非,大西洋西岸)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领土,东方(亚洲,小亚西亚,印度,太平洋西岸)为中华民国领土.因此,尽管迫于意大利的压力与日本结盟,但纳粹德国对中国政府的态度一直都相当暧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沦陷后,德国还曾秘密支援了国军一些包括I号坦克,sdk.222在内的德制武器.最后的一个原因是种族吧,因为亚洲有纯正的雅利安人,对中国人是否有雅利安血统一直存疑。比如说,蒋公次子纬国,便是德军军官。德国对中国,远好於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并称中国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有色人种,理应享受更多权利。” 中国在二战的时候得到德国的很多支持,使用的都是德式先进装备。而苏联当时只会用“赤化”的名义尽量分裂中国! 在战斗期间德国和中国是友好关系!屡次的派遣专家和中国考虑战略。 而当时德国对收容犹太人的国家都给予打击,但是中国收容这种人是最多的,德国竟然没有提出条件
第4个回答  2017-03-11
秦国就是二战时的德国,希总对中国还是很有好感的,当时的德国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中国结盟。希总称霸欧洲,中国称霸亚洲,而且希总还认为中国是所有有色人种中最具有文明历史传承的民族。也是最具智慧的民族,但是由于日本侵华,世界上各方政治力量的制衡,日本的抗议等原因,德国不得已与中国断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