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总路程?

如题所述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六万五千余里。

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扩展资料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相关诗作

1、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清平乐·六盘山

现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7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六万五千余里。

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扩展资料:

红军开始长征的原因:

1934年4月27日,蒋介石纠集11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会攻广昌,敌军在一个炮兵旅轰击,每天约三四十架次飞机配合,拖着乌龟壳(堡垒)步步为营前进。前进一次只一千至二千米;在其火力完全控制之下,站稳了脚跟,先做好了野战工事,配备好火力,再进第二步;每次六七架飞机轮番轰炸。

从上午八、九时至下午四时许,所谓永久工事被轰平了。这场战役,史称红军广昌保卫战。江西广昌,倚武夷西麓,据旴江左岸,地处赣、闽、粤交通之要冲。自1931年1月,红军进驻广昌,中共广昌县委成立始,此地即为中央苏区北大门,也是历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场,此地一旦失守,临时中央政府首都无险可守。

此时,指挥这场所谓保卫战的,是当时冒险军事路线领导人,他们把以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如坚持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等行之有效的策略,认为不妥,

便主张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丢失一寸土地”,并于4月21日,下发《中央、军委、总政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红九军团等红军主力,全力以赴投入这场红军有史最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

战局一开,上级下发“保卫中央苏区北大门”决一死战的命令,领导人还亲自于4月26日抵达广昌战役现场,亲上前线坐镇指挥坚守广昌,以总司令的名义下达《坚守广昌的作战命令》,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广昌”,把中央红军主力分为东、西两个集团和广昌支点地域守备队,坚守广昌,并规定“只有受命后才能撤退”。

其实,针对当时力量比较弱小的红军来说,这一招,正中蒋介石的下怀,他总结前四次围剿惨败的原因,得出必须以“战略攻势,战术守势”和“步步为营,节节推进,碉堡公路,连绵不断,经济封锁,滴水不漏”,以碉堡构成包围网,一步一步地推进缩小,因此,他将重兵全部投入此战,要的就是红军在这个地方固守。

这场战役一开,尽管有指战员反对,应该要象前几次反围剿时一样,采取诱敌深入,然而寻找有利战机,对敌进行歼灭,千万不能固守广昌。但是,没有被采纳,仍然热衷于“短促突击”、死打硬拼、全凭地图指挥的那一套战法,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眼着战局形势越来越严峻。

每天,敌军出动40架飞机和一个炮兵旅,向红军阵地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破坏性轰炸、炮击。

红军阵地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弹片横飞;红军工事、堡垒一个个被炸毁;红军医院、兵站也被摧毁;广昌城被战火、硝烟所吞没。在敌炮火密集封锁下,红军几乎都被困在阵地上动弹不得。坚守城北356高地的红四师11团两个连队,其工事被敌人炮弹炸塌,几乎全部掩埋;

坚守广昌街179高地的红五师13团2连,也被埋在工事里;更为惨烈的是,所谓永久工事担任守备的营,几次向外突击均未成功,一个也未能冲出工事,全部壮烈牺牲。敌军轰炸、炮击之后,盱江两岸敌人同时向广昌城发起总攻。

整营、整团的敌人像羊群一样,密密麻麻、一片一片地扑向红军阵地,红军指战员勇猛杀敌,一次一次地冲出战壕,向敌人发起冲击,用刺刀拼、马刀砍、枪托砸,与敌人混战在一起,展开了生死肉博战,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在血与火的激战中,红军虽然死打硬拼,但终因拼不过在数量上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红军消耗极大,伤亡倍增,被迫后撤,敌军逐渐占领了红军阵地。

最终,坚守18天的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陷落。广昌战役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进行的一次防御战役,以较弱小的力量同优势的国民党军在固定的阵地上拼消耗此战的失利,从此拉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 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 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25
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陕西西部道路的尽头。共达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折合为六千英里。
第4个回答  2013-08-26
两万五千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