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都有哪些民俗习惯?具体一些:节日对应的习俗和时间。拜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03
由于满族徙居本县较早,且居住集中,户口比例较大,加之地处偏僻,致使满族的独特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经社会变革,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但仍有很多方面被沿袭和保留下来。时至今日,本县满族不但保留着较鲜明的民族特征,而且,满族习俗也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本县满族的习俗

(一) 饮食

本县满族长期生活在依山靠水,与先祖生活时代相近的自然环境中,物产品种逐代基本相袭,因此,饮食上的习惯保留的比较完整。

养猪食肉。满族养猪食肉的历史悠久。从三千多年前的满族先祖肃慎人开始,就已有记载可考。

满族过去不论婚丧嫁娶或祭祀祖先必杀猪。每到年底各户所杀肥猪,主要是将肥肉炼油,以做一年之用。杀猪第一顿,必用大肠以血灌满,与骨、肉加酸菜一锅煮熟,请亲友吃白肉血肠。食用时,片白肉一盘,盛一碗肉菜汤,将切好的血肠放入碗中,然后都端入桌上。也有的人家用宽沿火盆,将菜锅坐在支起来的铁架上,锅中炖满白肉、血肠、酸菜或粉条之类。众人盘膝而坐,从锅中直接夹菜、肉、血肠吃,并喝汤。面前有一酱碟,内放清酱、大蒜等调味品。每吃饭,习惯围桌盘膝坐在炕上。本县满族尤其是农村至今仍沿袭这一习俗。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亲友吃白肉血肠时又要另炒几个菜。有的人家还用上了新式火锅。

用粘米制糕。满族人喜爱粘食,由来已久。《绝域纪略》、《宁古塔纪略》中就有“有打糕,黄米为之,甚精” 和“磨粉做糕,糕有几种”的记载。《吉林通志》等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记载。

长期以来,本县满族始终保留着这一习俗。及至现在,用粘米制糕或做粘饽饽,在农村仍是因季节不同而变换。每到过年或清明节,用黄米磨成干面,待蒸锅水开之后,顶气往屉布上撤布干面,见气则撤,撤约二指厚,盖上锅盖或合上笼屉蒸熟。然后,将蒸熟的面饼切块取出,晾凉后做成饼,再将炒熟的黄豆磨成面,均匀地撒在黄米面饼上,卷起后,切成大小适中的小块,即可食用,俗称豆面折子。五月节前后,趁才柞树叶鲜嫩,上山采回。用粘米面包菜馅,再包上大而鲜嫩的柞树叶,上锅蒸熟后剥去树叶食用,俗称包波罗叶。夏季,用小黄米或粘高粱米泡好磨成水面,以小豆泥为馅,做苏子叶。秋冬两季尤其腊月,满族人家都要烙粘火勺、撤粘糕。粘辞官李过去为祭祀必备品,因其耐饿,八旗兵行军打仗,常用做军粮。因是满族人所喜爱的食品,尽管这类作物产量极低,但家家户户总要种植一些,以便应其节令或招待客人。粘食中,还有黄米饭、粘高粱米饭、油炸糕等。

做酱。《北盟会编》记载:金时女真人“以豆为酱”。 至今,农村中满族甚至长期生活在本县的汉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习惯于用黄豆制酱。其做法是,头年腊月,将黄豆上锅烀得熟烂。再放入缸中趁热捣碎,取出打好大小适中的酱块,搁置到来年四月,将酱块洗刷干净打碎,放入缸中, 加盐、添入清水,待发酵后食用。可调味、淹渍咸菜,几乎 是一日三餐必备的食品。

各种酸食。其一,将玉米或高粱米浸泡发酵磨成水面, 用箩去皮等粗物,使汁液沉淀,俗称汤子面。做时将铁皮汤筒套入拇指,用力攥面,面从筒中挤出成条状甩在锅里煮熟 即可食用,俗称汤子。本溪、新宾等地吃法均类似,但岫岩等地满族在食用时,一般要加菜卤作料,俗称馇子。其二,每到秋末冬初,各户必淹渍酸菜(新宾、本溪、凤城、岫岩等地均如此,方法相同)。就本溪而言,不但农村习惯攥汤子、渍酸菜,就是迁居城镇居住的皆如此。此外,还有几种酸食取自于山上,如酸浆、山里红、山葡萄、山梨等。《绝域纪略》记载宁古塔“有酸梨、大如栗,贮之木罂(ying) 之中,令之烂,斯啜焉。”本县也是山梨盛产之地,食用方法与之相同。

窑藏蔬菜。每到秋末冬初,农村家家户户房前或房后挖近二米深之穴。根据穴口大小,上面横放若干根园木,覆玉米或高粱秸子,再盖上土,此即为菜窑。窑内藏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鲜菜,可保存到来年四月。菜窑上有一口,仅容一人出入,取菜时登梯上下。其式样似满族先人冬居的地穴。从窑藏蔬菜以及春采山菜,秋采山货野果,冬猎野物等现今满族人的生活习惯同满族先人的穴居生活,有着自然而和谐的联系。

(二) 居室

在经历了春夏随水草迁徙,秋冬穴地而居的生活之后, 满族的祖先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改善居室条件。到金代女真,便基本固定了满族老式房屋的格局,长期沿用。

本县满族住房也是长期沿袭老式格局所建,多在依山傍水的小块平地、盆地、坡地上,以石头和原木为主要材料。 一般房高八尺,有五、七、九檩之别,房顶起脊,苫细长而坚韧的苫房草,也有用稻草或高粱秸苫盖的。房屋一般为三间,也有四间、五间的。三间在中间开门或在东边第一间开门;四间在东边第二间开门;五间在中间或东边第二间开门。房门朝南,室内南北大炕,西墙下有窄炕相连,俗称蔓字炕。南炕为长辈居住,北炕为晚辈人居住。西炕因原来西墙上供祖宗神位而不准坐。炕梢有炕柜,上面叠放被褥,俗称被格。南北有窗,窗户分上下扇,纸糊在外,上扇可开向里面,挂好或用木棍支上,以供通风;夏季炎热,也可将下扇窗户整扇摘下通风。房的东前侧或西前侧有木筒抹泥或用砖、石砌成的呼兰(烟囱)。院内东厢或西厢有哈什(仓 房)及碾房。有用木料做架,周围用粗木条或高粱秸勒好, 也有用木板或板皮钉上。上面苫草,中间用木板或细木摆平,以装玉米之用的“苞米仓子”。各户院套,或用石砌,或用木栅围成。这些习俗,在农村还可以看到。

(三
) 服饰

满族过去男女皆穿袍服,“箸箭袖”,外套马褂。男子头戴园顶帽。带耳环及手镯等。脚穿双鼻皮条布鞋,鞋尖突出鞋底之外,如船形。冬季则穿靰鞡。妇女除穿旗袍外,还穿坎肩,下身也穿套裤,着白袜,绣花鞋。鞋之形状与男鞋相同。妇女必带耳环、手镯等装饰品。老年人冬季)般爱穿毡窝。满族人还注重装饰,象身上佩带的荷包及生活中常用的枕头顶、幔帐、钱搭等物分别绣有小鸟、牡丹、石榴、诗句等图案或文字,取意福寿富贵,吉祥如意。男女所穿的袍服,皆镶花边。

辛亥革命后,满族服饰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男子剪了辫子,不再戴红缨帽。但满族妇女仍在头顶梳旗髻。本县的满族在民国时期,仍穿长袍马褂。有身份者,其衣料多是绸缎,夏天戴草帽,冬戴皮帽,春秋戴缎制瓜皮帽,冬天穿棉鞋或毡鞋。农民多穿棉麻,为劳动方便,穿短衣,夏天戴草帽、光脚;天寒时戴毡帽,穿靰鞡。妇女仍穿旗袍, 冬季袍内穿小棉袄,外套短褂。随着社会变革,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本县满族的服饰都有很大变化,但农村中冬天上山打柴的农民仍有穿靰鞡的。中年以上妇女还喜欢穿棉坎肩。过去满族妇女穿的旗袍又时兴起来。

(四) 婚娶

本县的满族人在婚娶上,曾有四大禁忌。第一是不与汉人通婚(不包括汉军旗人)说是朝廷的规定,万万违背不得。自辛亥革命后,满汉两族通婚始见有之。今天,满汉通婚已无半点禁忌。

第二,同姓不通婚。尤其是农村,同姓即视为同祖。如偏岭满族乡小夹河村正黄旗高氏和偏岭村高氏本不是同祖, 但也不通婚。这是因为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一样没有名字, 如嫁与同姓后,就会出现高高氏、赵赵氏之类,而深为满族所忌。如是同姓又同祖,通婚更为禁忌。直到民国以后,尤其是解放后制定的婚姻法规定,同姓不同祖可以通婚,同姓同祖如出五服已不属近亲,可以通婚。但习俗的约束力,至今仍有影响。如一些老年人仍视同祖(即使出了五服)结婚为大忌。

第三,行辈不一不准通婚。这是受汉俗的影响,渐而成为满族的禁忌。还有“骨血不能倒流”的旧俗,就是舅舅家女儿尚可嫁给姑母家的儿子, 即姑母做婆;姑母家的女儿是无论如何不能嫁给舅舅家的儿子的。

第四,不准童婚。这在本县满族中始终恪守不渝,其实这是良好的习惯。

在不违背这用个禁忌的前提下,方可议婚。满族的婚姻仪式过去是比较繁琐的。通过对满族老人调查了解,本溪满族婚姻旧俗的大体程序如下:

一般在子女十几岁左右,先经媒人介绍,两家互相探望俗称“看门户”。如两家都愿意,便可定亲。定亲时,男家到女家,要有定礼,俗称放定。定礼由媒人同两家商谈,议定。通常有二个布(一个布三丈六尺)、首饰(耳环、手镯各一付)、馒头四十个、酒二瓶。这是头一次相亲,俗称 “下小茬”。过后,老丈人同媒人一起到男家看女婿并给钱 或物。钱物数量随意自酌,男家招待。下小茬以后,男方家老人及亲属套两挂大车到女方家过大礼,礼品要有它哈猪 (大猪)两口、烧洒两坛(每坛八斤)、馒头一百二十个、 衣服两套,俗称“下大茬”。这时,女方家大请客,要将男方家前两天送的猪杀一口,留养一口。男方回来时,女方给拿肘子肉一块,意为骨肉亲;粉条两把,意为亲戚长远;馒头四个,意为两头一齐发。男方回来后,请先生开喜贴, 俗称“择年命”。喜帖要男女分写,写明各自的出生年、月、日及嫁娶时间,上车时辰等。写完以后,一般是由媒人把喜贴送到女方家,俗称“问话”或“送日子”。然后,两家各自做准备。

婚礼第一天,新娘离家, 临走前向祖先及佛托妈妈叩头祈祷保佑。新娘上彩车时,换去娘家鞋,穿上采堂鞋,由送亲婆陪着,到男方家事先选某一家住宿(一般都是距离婚家不远,看不到婚家房檐),俗称“打下处”。这里,新娘的嫁妆要先送到男方家,摆在门前,俗称“过柜箱”。新郎家这天要请亲属及客人,俗称“请客席”。新郎十字披红,戴大红花,由待客的人陪着,或坐轿,或骑马,带灯笼一对, 火把一对,铜锣一对开道,以及吹鼓手等二十余人去拜祖坟。上供上香、烧纸,点三盅酒,三拜九叩。

第二天,为结婚正日子,天亮前,按约好的时问,迎亲婆事先把衣服拿到“打下处”,有红棉袄一件,绿棉裤一条及鞋、袜、衬衣裤、铜镜一付。然后,迎亲婆给新娘梳头洗脸。时辰一到,新娘上彩车。男方迎亲有鼓乐班,铜锣一对开道,纱灯一对,火把一对,鼓乐齐鸣。两车途中相遇,新娘换好婚礼盛妆,其兄将新娘抱到迎亲车上。此仪式俗称 “插车”,车到婆家后,由男方老人把大门关好,鼓乐三吹三打,新娘于车中等候,此意为媳妇过门脾气绵软,随乎听说,俗称“劝性”。然后,喜车到天井院,新娘足踏马杌(方橙)下车,头盖红巾(俗称盖头红) ,前后心各悬铜镜, 小姑子拿火盆一个给嫂子烤手,意为日子象“火炭红”。然后,新郎、新娘到天地桌前,面北磕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