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

如题所述

清朝时期,乾隆帝连年用兵,军费开支很大;他又六次巡游江南,搞得十分铺张浪费。加之下面的官吏贪污浪费成风,弄得国力渐渐地衰弱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流传着一本小说,叫《红楼梦》。开始,人们还弄不清作者是谁,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写书的作者叫曹雪芹。

曹雪芹原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子弟。他的曾祖曹玺曾经得到康熙帝的宠信,被派到南方当江宁织造。江宁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织造是专替皇族办服装的,是个赚钱的差使。曹玺死后,曹雪芹的祖父、父亲接替了这个差使,一家三代前后做了六七十年织造官,不用说家产越积越厚,成了一个豪门。

雍正帝即位后,因为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雍正帝认为曹家反对过他,不但革了他父亲的职,还下令查抄了他们的家。那时候,曹雪芹是个十岁的孩子,已经懂事,看到家庭遭到这样大的灾难,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

父亲丢了官,在江宁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来越穷,家庭的灾难又接二连三发生。到后来,父亲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难,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有时候,连粮食也不够吃,只好喝点薄粥充饥。

曹雪芹住在郊外,环境变了,接触了一些穷苦百姓,再想起小时候家里的奢华生活,免不了产生许多感触。后来,他决心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写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小说,这就是《红楼梦》。

曹雪芹为了写这本书,广览群书,走遍许多地方,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他每天除了写书就是出门体恤民情,为他的书搜集资料,其余时间基本闭门不出,足足花了十年时间。在北京西郊为了写这部小说,辛劳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天采集资料,笔耕不辍。当写完八十回的时候,他最心爱的一个孩子得病夭折。曹雪芹经受不了这个打击,终于放下了他没有完成的著作,离开了人世。

曹雪芹死后,他的小说稿本经过朋友们传抄,渐渐流传开来。许多人读了这本小说,又是赞赏,又是感动。大家公认它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人们不但欣赏它高超的艺术成就,而且还从中了解到我国封建社会即将没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直到现在,从国内到世界各国,都有许多学者研究、考证这部伟大著作,人们把这门学问称做“红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