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烟花?

如题所述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炮仗,中国劳动人民较早发明,常用于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而现代全中国以及到全世界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动里施放烟花的活动作为跨年(除夕夜)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5
烟花是过年过节用来庆祝,然后的一种像爆竹一类的东西,它在天空中会展放烟花,比较炫目漂亮
第2个回答  2020-02-05
烟花就是春节的时候经常放的东西,非常漂亮,在空中发出火光。
第3个回答  2020-02-05
基本解释
烟火 [yān huǒ]
火和烟。
烟火食。
<书>烽火;战火。
旧时指祭祀祖先的事,借指后嗣。
烟火 [yān huo]
燃放时能发出各种颜色的火花,或同时变幻出各种景物而供人观赏的东西,主要是在火药中掺入锶、锂、铝、钡、镁、钠、铜等金属盐类,并用纸裹成,种类不一。也叫烟花、焰火。详细解释
亦作“烟火”。火和烟。
《庄子·徐无鬼》:“﹝豕蝨﹞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后汉书·吴汉传》:“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北史·魏陇西公仑传》:“今日大风既劲,若今推草车方轨竝进,乘风纵烟火,以精兵自后乘之,破之必矣。”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三章:“祖国的亲人们天天站在无名山上看你们的阵地,烟火腾腾地什么也看不见。”
指炊烟。亦泛指人烟。
《史记·律书》:“天下殷富,粟至十馀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宋 陆游 《詹仲信以山水二轴为寿固辞不可乃各作一绝句谢之·雪山》:“雪崦梅村一径斜,茆檐烟火两三家。”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衡山 之大堡,烟火一百八处,行盐之市井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像这乱月日,我们穷人家就要断烟火了呵!”
指熟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三:“此诗出尘绝俗,信非食烟火人语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啖石》:“予家佣人 王嘉禄 者,少居 劳山 中,独坐数年,遂绝烟火,惟啖石为饭。”
指引火的材料。
《孙子·火攻》:“行人必有因,烟火必素具。” 曹操 注:“烟火,烧具也。” 杜牧 注:“艾蒿、荻苇、薪蒭、膏油之属,先须修事以备用。”
烽火;战火。
《汉书·匈奴传下》:“北边自 宣帝 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羊布野。” 金 元好问 《杂著》诗之八:“昨日 东周 今日 秦 , 咸阳 烟火 洛阳 尘。”
火灾;火警。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禁城九厢坊巷》:“在城九厢界,各厢一员小使臣注授,任其烟火、盗贼,收解所属。”《宋史·职官志七》:“有逐路兵马都监、兵马监,押掌烟火公事,捉捕盗贼。”
指供佛、敬神、祭祖的香火。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 王统照 《银龙集·银龙的翻身》:“只有那快要变成殉道者的道士与聋子伙夫,死守着轻易连烟火不见的偶象。”
指后嗣。
《金石萃编·汉严道君曾孙孟广宗残碑》:“四时祭祀,烟火连延。” 艾芜 《手》:“若不是作母亲的哭着拖着,哀求不要断了 杨 家后代的烟火,他真会把儿子打死。”
焰火;烟花。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绞索……逐疫礼也。”《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前面是我那旧主人 张员外 宅里,每年到元
第4个回答  2020-02-05
烟花
yānhuā
烟花1
①〈书〉指春天艳丽的景物。
②旧时指妓女,也指跟娼妓有关的:沦为~│~女│~巷。
烟花2
[yānhuā]
烟火(yān·huo):~爆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