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作酱肉

有人知道酱肉的做法吗

酱肉的制作,主要有七道工序:1选肉、2开生、3清洗、4腌制、5煮制、6晾晒刷汁、7包装消毒。其中,选肉、开生、清洗、腌制为酱肉制作的生加工工序;煮制、晾晒刷汁、包装消毒为熟加工工序。酱肉加工的每道工序最好由不同的操作人员来完成;如果做不到每道工序由专人来操作,最起码也要保证生、熟加工工序由不同的人来完成,以便有效地保证酱肉的卫生安全。
一、选肉
  要想保证酱肉的质量,首先要严格地选择好原料。制作酱肉的原料,应当选用整猪的前尖或后尖部位的肉料。最好能选用皮儿薄,肥肉少,瘦肉多,肉质新鲜的臀尖肉。对肉质新鲜度的鉴定一般以感官检查为主;通常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查鉴别:

  首先,看外观,特别要注意肉的表面和切口处的颜色与光泽,看有无色泽灰暗、是否存在淤血、水肿、囊肿和污染等情况。脂肪呈白色,有时呈淡红色,有光泽。

新鲜的肉表面有一层(微干或)?微湿润的外膜,呈淡红色,有光泽,不粘手。鲜猪肉质地紧密,柔软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会立即复原。

  新鲜的肉具有鲜猪肉正常的气味,无氨味、酸味和腐臭味等。
  通过上面几步,基本上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肉料的新鲜程度了。肉料选好后,就可以进行开生了。
二、开生
  “开生”,就是“将生肉切开”,需要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刀。因为我们选择的是猪的前后尖肉,前后尖肉都带有腿骨,所以最好选用锋利的尖状剔骨刀;这种刀运动灵活、旋转方便,能比较容易地剔除尖肉中的骨头。这样,骨头上的肉才能剔得干净,不浪费肉料。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使用磨刀棒,剔骨时,适时打磨几下,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开生。然后,我们就可以对肉料进行整理,分割了。
  为了保证每块成品酱肉能入味均匀、成色统一、外观美观、易于出售,要将肉料切割成大小一致的肉块。分割前,要先观察整块肉的厚度,并把过厚和过薄的部分切除;然后,根据整块肉料的形状,将它均匀地分割成10厘米左右的肉块,还要将肉皮上的细毛刮干净,把肉块表面的肥油、碎肉清除掉。这一过程全部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肉块的清洗了。
三、清洗
  洗肉要经过清洗和浸泡两个步骤。首先,肉块的各个面都要反复清洗;要把肉块上的污物彻底洗掉,洗净后,立即将肉块投放到浸泡池中进行浸泡。浸泡,是为了去除残留在肉中的血液。一般需要浸泡2到3个小时,这样浸泡过的肉块,瘦肉表面发白,肉中残留的血液基本被浸出。肉块清洗完毕,下一步就可以腌制了。
四、腌制
  腌制使用的调料有大粒碘盐和天然花椒。调料虽然简单,但需要掌握好比例。一般一百斤肉,需要二斤盐和半斤花椒。按照这个比例将盐和花椒充分搅拌后,就可以涂抹在肉块上了。为了使肉块腌制得充分,一定要将肉块的各个面用调料涂抹得均匀到位。抹完后,轻轻地将肉块表面多余的盐粒抖落,再将肉块整齐地码放在盘中。肉块全部涂抹完后,就可以放到恒温室里冷藏腌制了。腌制时,恒温室一般要求保持在0-5摄氏度之间。这样的温度能让肉料保持新鲜,还有利于调料的味道充分均匀地进入到肉的内部。(林厂长说话:很多人采用注射,而腌制法一般为24小时,令肉比较鲜比较香。)
  腌制的时间,一定要足够长,一般为24小时。这样才能将肉块腌透,保证未来成品酱肉内咸外甜,口感好。到此,生肉的处理就算全部完成了。
五、煮制
  煮制是酱肉制作熟加工过程的开始,也是酱肉制作的关键一道工序,进入在这道工序前,生熟制品的操作车间一定要分开,操作也要由不同的人来完成。因为这道工序涉及的技术问题比较多,所以我们要和您详细介绍煮制中要注意的问题。
  煮制时,凡是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工具,如锅、盘、钩、铲、箅子、舀子、箩、盆、桶等,要尽可能选用对人体无害和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制品,尤其容器和用具,最好使用不锈钢制品;此外,煮制酱肉的锅,最好能选用铁锅;使用铁锅,不但可以保持酱肉的传统风味,还能增加它的铁含量,对食用者起到更好的补铁作用。
  此外,煮制酱肉时,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铜制作的容器及工具。因为铜离子会使酱肉食品变色、变味和维生素损失.影响酱肉成品的质量。煮制过程中,要加入各种作料,这些作料对成品酱肉的口感\风味(营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作料的选择,这些作料包括调味料和香辛料,,它们都必须是在正规的厂家购买并符合各自卫生标准的产品。
  常用的调味料主要有:盐、糖、黄酒、味精等,常用的香辛料有:香叶、豆蔻、茴香、丁香、桂皮、葱、姜等。为了防止作料散落在汤里,或是粘附在肉上,可以将香辛料放进干净卫生的纱布包里,香叶、豆蔻、茴香、丁香等原料放入小纱布包,大料、花椒、桂皮等放入大纱布包。
  制作中还需要使用红曲粉。红曲粉是由红曲米碾碎制成的不含任何人工色素成分,它可以使酱肉色泽鲜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全天然着色剂。
  准备好这些用具和原料之后,就可以开始酱肉的煮制了。
  煮制包括焯坯和酱制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完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肉的颜色、味道和口感。焯坯时,首先要在铁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将火开成大火。当锅里的水完全沸腾后,把腌制好肉块依次放入锅中。然后按照100斤肉加入3斤盐的比例,均匀地洒入盐。这样的浓度,能使酱肉成品形成一定的风味,并且还能起到较好的防腐作用。   红曲粉,在焯坯和酱制的过程都要用到。第一次加入红曲粉是在煮制 分钟之后,按照每一百斤肉放入一斤半红曲粉的比例,用汤将容器中的红曲粉调配成水溶状态,然后倒入锅中。然后,按照一百斤肉1斤姜的比例放入姜,姜不但有很多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去除肉的醒味,使肉味更加鲜美。
  作料和着色剂全部加好后,盖上锅盖,用大火煮1-1个半小时,肉块达到7-8成熟后,将火关小,把肉块捞出。捞肉出锅时,操作要特别注意:要用钩子钩住肉块的瘦肉部分(语气加重),因为,瘦肉部分比较紧密,有利于钩子的着力,便于将肉块取出,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损坏肉皮表面,保持酱肉成品的外观美观,利于销售。肉块全部捞出后,再把锅里的汤水盛出,盛汤时要用箩筛出汤里的姜、碎肉和其他杂质。肉汤全部盛出后,在锅里加入清水,将锅里的残渣洗净。然后就可以进入酱制环节了。
  酱制时,要先把箅子码放在锅中。使用箅子是为了防止酱肉粘黏在锅壁上。接下来,将事先准备好的大、小料袋和大葱放到箅子的中央。然后,再将肉块码放在作料周围,注意放的时候要肉皮朝上放置。把刚才过滤好的肉汤再倒入锅中,应加入多少肉汤,以在开锅时刚好能没过肉块最为合适。
  我们制做的酱肉是南味酱肉,南味酱肉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咸外甜,所以还要在汤中加入糖。按一百斤肉一斤半糖的比例,用肉汤将糖充分搅拌均匀,加入锅里。糖可改善风味,柔软肉质,缓冲咸味,保持肉色鲜红。
  最后,倒入适量的黄酒,用于去除肉的腥味,这时候,盖上锅盖,将火调成大火,煮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再转成中火,煮制约一个半小时后,打开锅盖,看一下锅里肉和汤的情况,如果汤剩余较少,足够粘稠,倾倒时成柱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汤剩余得比较多,就要多煮一会再出锅。
  出锅时,先将火关上,打开锅盖,用钩子小心钩住瘦肉部分,用铲子托出,码放在盘子中。再将大小料包拿出,取出箅子,最后捞出锅中的葱。全部捞出后,就要第二次使用红曲粉。按照一百斤肉半斤糖、半斤红曲粉的比例往汤中分别加入糖和红曲粉;再加入40克左右的味精,搅拌均匀,利用锅里的余温把肉汤制成刷汁时需用的“酱汁”,并盛出待用。盛酱汁时要注意,必须用箩筛出碎肉等杂质,以免影响酱汁的质量。
  这样,就可以将盛出的肉块和酱汁,送到晾晒间晾晒冷却了。
六、晾晒刷汁
  晾晒室要保持整洁干净,室内严禁堆放杂物;并应有紫外线灯及防蝇\防鼠等设施,在肉块晾晒码放时,要求离地离墙10-15公分;并且,非熟食区人员严禁进入室内。
  晾晒室要求每天照射20分钟紫外线。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有效地杀死微生物,取得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使用紫外线灯消毒,要保证温度在20~40℃,相对湿度在55%~60%之间,这个范围内,紫外线消毒杀菌的能力最强。
  肉块和酱汁都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刷汁了。刷汁可以增加酱肉成品的色泽,使酱肉外观更加美观,还能增添酱肉南味酱肉特有的风味;所以,刷汁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进行涂抹,注意酱肉的各个面都要刷到,并保证酱肉表面的酱汁分布均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北京酱肉

猪肉,细盐,硝酸钠25克,花椒,大料,小茴香,甘草(用细布过滤)各50克,酱油适量。

制作方法:
1.选料:清酱肉要选用薄皮猪的后臂尖部位,要35~40毫米厚的带肥膘肉,割去碎头,旋成椭圆形,不要碰破骨膜,每块3.5千克左右。
2.腌制:将细盐1.5~2.5千克加硝酸钠,分七次撒在肉坯上(天天一次),挤出血水,共腌7~10天,每隔12小时倒翻、摊晾各一次,然后从边沿穿绳,上挂内干1天。

3.酱制:将腌好的肉坯加其余全部调料入大缸内酱制8天,天天倒缸一次,然后捞出,挂在通风处晾干,到来年2月(约100天左右)入净缸或密封室内存放。

4.煮制:到霜降前后,将肉坯取出,用清水浸泡1天,用碱水刷洗干净,开水下锅,以适当火侯煮制1小时左右,即为成品。

方法二

原料:猪肉5000克,葱100克,姜100克,酱油1500克,料酒750克,盐250克,香料(桂枝皮、大茴、小茴、花椒、草果)100克,甜面酱适量。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10厘米长的方块,把肉的各面划上十字花刀、放在甜面酱缸里,酱养7~10天。将砂锅炉放火上,加水3000克左右,把养好的肉、酱油、料酒、盐、葱、姜、香料(装袋扎口)一起下锅,用旺火烧开20分钟,再用慢火炖至肉烂时捞出,撇去浮沫,把汤倒在盆里,待肉和汤都晾凉后,再放在一起。
材料:
连皮前腿小蹄膀1个
甜面酱二大匙
酱油三大匙
绍兴酒一大匙
冰糖一大匙
八角一颗
桂皮一块
做法:
1连皮前腿蹄膀一个,先洗净擦干水分后用甜面酱涂抹在肉之四面,并用力揉搓,放置并腌约2,3小时
2在深底小锅内,放入酱油,酒,八角,桂皮,等煮滚,再将猪肉落锅同煮一下,随后加入滚水三杯,改用小火慢慢焖烧,约半小时后加入冰糖在继续小火煨煮一小时左右,(需时时加以翻面)
3煨煮至锅中汤汁仅剩下半杯,而此汁已经非常粘稠时,离火,待肉冷透后取出用利刀切成大薄片排盘,(原汁浇在上面供食)。
注:酱肉除可做冷盘之外,最宜夹在烧饼内食用,也可用薄饼或油饼包卷而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8
酱 肉
  原料: 原 料:
  新鲜夹心肉3千克,食盐150克,优质酱油适量。
  制法: (1)将肉改刀成1千克左右的长条块,将肉皮上的毛刮净,洗去污血,沥尽水分。
  (2)用盐在肉上面揉搽,要均匀抹搽,腌1~2天,捞出沥去盐水。
  (3)将肉放在盛具中,倒入酱油(也可在酱油中外加茴香、花椒、桂皮等香料),酱油的量以浸没肉为宜,浸泡4~5天左右即可捞起。
  (4)将酱肉挂太阳底下晒一天,至肉表面发亮冒油,然后挂阴凉处风干即可。此酱肉可存放3~4个月。
  特点: (1)酱肉煮、蒸食均可,但蒸食味浓;此外也可切片与其它植物性原料一同炒制,如冬笋炒酱肉、大葱炒酱肉等。
  (2)肉卤可留下再作酱肉用,也可用来浸泡鸡、鸭、鹅等,制成酱鸡、酱鸭、酱鹅。
第3个回答  2022-12-15
自制酱肉:500g五花肉,20g叉烧酱,10g甜面酱,10ml白酒,1汤匙老抽,10g大料,5g花椒。
猪肉放在盆子中,加水冲洗干净,之后把猪肉取出控干水分,用刀把猪肉切成长条。在后期的步骤中猪肉要经过风干,所以在切猪肉的时候要比预想的切大一点。
接下来我们用钢筷子在切好的猪肉的一端扎孔,然后找一根麻绳把猪肉串起来,每一块儿猪肉都要经过这个步骤,接着把猪肉挂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一天后待处理。第二天将晾晒过的猪肉取下来放入一个干净的大盆子中,找出一个干净的小碗,碗中加入适量的叉烧酱和甜面酱,再加入些许白酒,因为在酱中已经含有盐分,就不用再另外放盐了。
用筷子把容器内的酱汁搅拌均匀,然后把酱汁倒在装有猪肉的容器中,用手把酱汁涂抹在每块猪肉的表面。取出适量的花椒和大料撒入容器内,接着用保鲜膜把容器密封,然后把容器放在冰箱保鲜层。
腌制五天左右将猪肉取出,再次放在太阳下或者干燥通风处晾晒,大概晾晒一天左右,自己做的酱肉就完成了,非常的好吃,并且不油腻。
拓展资料

酱肉的营养
功效:补钙、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止消渴、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
用于:燥咳、便秘、烦燥、干咳、利小便、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
禁忌:湿热痰滞内蕴者、外感病人忌食;肥胖、血脂较高、高血压者慎食。
适宜:一般人都可食用。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无痰,大便干结,以及营养不良者食用。
酱肉是将猪肉用甜面酱、香辛调味料腌制后经自然风干而成的一类腌制类生肉制品,具有色泽美观、风味浓郁的特点,由于添加了甜面酱,故称为酱肉。酱肉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加工和食用历史,苏州五香酱肉在北宋时期就有生产,至今己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08
酱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夹心肉(软五花)2500克 调料:粗盐200克,酱油1克,姜3克,白酒3克,白砂糖10克,味精3克,八角3克,花椒5克,桂皮3克 教您酱肉怎么做: 1.盐炒熟后冷却,小缸洗净擦干。 2.夹心肉剔骨去污血修边角碎肉等,割成数长条,用熟盐腌制,一二天后取出,沥去盐水,吹干。 3.用优质酱油浸没咸肉,再加适量的姜,酒,糖,味精,外加茴香,花椒,桂皮等,盖好。过1个月取出蒸食,其味醇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