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司谈话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如题所述

上下级之间的面谈是上下级交往中的重要一环。谈得好,有助于形成融洽的上下级关系;谈得不好,不论是对上司还是对下属,都会带来压力。尤其是下属,如果和自己的上司谈不拢,或者在面谈时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就会给自己的职业前途带来负面影响。而要进行一次成功的、愉快的上下级谈话,就要从细节入手,通过细节来推动谈话的顺利进行。

何江畅刚到一个新单位不久,由于个人原因需要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请假。由于和顶头上司王科长接触不多,对他的脾气、秉性还缺乏了解,所以请假的时候何江畅说话特别小心。他先是跟科长聊了聊到新单位之后的感受,对同事们的帮助和领导的关照表示感谢,然后又询问科室最近的工作安排是否紧张,继而又打听最近其他同事有没有安排假期,最后绕了一个大圈子,才慢慢切向正题。

一开始,科长还比较耐心地听何江畅讲话,时不时地还会鼓励他一两句,后来就开始沉默,对他的话只是哼哈作答,再后来就显得明显地不耐烦,把手里的文件翻来翻去,最后他索性直接问何江畅:“你是不是想请假?”

何江畅听科长的语气不对,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请假理由,却被科长一句话顶了回去,“最近有几项比较要紧的工作,等忙完了再休吧!”把何江畅弄得十分尴尬。

后来,其他同事告诉他,科长是个直性子,说话不喜欢绕圈子,跟他说话就要直来直去,否则他会认为你不坦率,爱耍小聪明,跟他玩心思。有了这次教训,以后何江畅再和科长交流时就单刀直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有半句废话,果然效果要好很多。

上司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行事风格,作为下属,你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选择正确的谈话策略。有的上司个性粗犷,不拘小节,处理问题大而化之,你谈话时就要注意简单明了,不纠缠于细枝末节,如果说话过分拘谨、客气,反倒不好;有的上司心思缜密,喜欢把所有的细节都了解清楚,你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容地回答上司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把细节交代清楚;有的上司很在意人际交往的礼貌、礼节,跟这样的人谈话,你不仅要语气委婉、措辞谨慎,而且态度上要恭敬、庄重。

许海军在某国家机关担任中层干部。平时,和同事们,特别是下属交谈时,他的口才非常好,不论是谈工作,还是话家常,他都能妙语如珠,风趣横生,让下属听得津津有味,笑得合不拢口。但惟独面对上司时,他心理却很紧张,说起话来也是前言不搭后语,辞不达意,平时的诙谐谈吐、滔滔雄辩的灵感都不见了踪影,有时声音变调,说着说着就卡了壳,非常难堪。上司越是提醒他“放松”、“别紧张”,他越是紧张,搞得他和领导都很不自在。为此,许海军还怀疑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些职场人士在和自己地位平等、或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时,心理会比较放松,举止谈吐也就比较自然、大方。但一旦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他们就会紧张、不安,言谈和行为也会变得不自然,甚至非常拘谨。这样的心理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只不过在许海军的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而已。比如,有的职场人士平时总是一副强者的姿态出现在同事面前,但一遇到上司就会变得十分的紧张和不安。

作为下属,在和上司面谈时,你一定要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不要过于拘谨,说起话来唯唯诺诺、诚惶诚恐。因为即便你因此而满足了上司的虚荣心和优越感,但总的来说,你并不能赢得上司的青睐和信任,只会被上司归为缺乏自信、能力不足的那类下属。在和上司交谈时,你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但尊重上司并不意味着曲意逢迎、一味地附和上司的看法。上司真正看中的是那种既懂得尊重自己,又有独立见解的下属。

作为下属,在与上司谈话时,你还要从一些细节上判断上司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例如,从上司的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中,你就可以解读出许多有用的信息。

就眼神来说,如果上司一直不眨眼地盯着你看,意味着他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果上司从头到脚地看了你一眼,那是显示自己的优势地位;如果上司的眼神锐利,目不转睛,同样也是在宣示自己的权威;如果上司在谈话时根本就不看你,形势就不妙了,说明他对你不抱期望。

就手势来说,双手合拢,由上往下压,表明上司想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双手叉腰,双肘向外,意味着他是支配者;当上司舒适地向后靠,双手交叉在脑后,双肘向外,这是自负的表现;当上司伸出食指,则表明他是支配者,有进攻性;当上司的双手平静地放在背后时,则表明他具有优越感;当上司轻拍你的肩后部时,表明他真诚地赞许你;如果上司重拍你的肩前部,或从上往下拍,则表明他倨傲而又显示宽容;两个食指并在一起,放在嘴边,其余手指交叉在一起,与两个食指形成了一个锥体,这表明在你讲话前,上司已作好了拒绝的准备。

这些貌似琐碎的细节,如果你能够敏锐地观察,就能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谈话策略,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