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Hg、Cd、Cu、Pb、Zn 异常

如题所述

出现在长春市区及其周边地区的Hg、Cd、Cu、Pb、Zn等元素异常特征及异常成因判别工作布置详见第一章图1-1。

土壤粒级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异常区内土壤质地基本一致,以粉砂黏壤土为主,其次是粉砂壤土和壤土。CC4、CC5以及CC3剖面的下部均为粉砂黏壤土,CC1、CC2剖面的上部为粉砂壤土,下部为壤土。土壤矿物组成也相对均一,黏土矿物以蒙脱石和水云母为主,其次是高岭石;原生矿物最主要的是长石,其次是石英,并含有少量角闪石(图1-2)。依据上述土壤物质组成特性综合分析,土壤质地和矿物组成不是引起土壤中元素含量异常的主要因素。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异常区及其外围的土壤垂直剖面上,异常组分Hg、Cd、Cu、Pb、Zn等在近地表土壤层中累积,而在剖面深处(40~60cm以下)含量基本均匀,变化不大(表1-5至表1-9)。结合土壤物质组成特性分析,在自然状态下,异常组分的含量分布特征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关,而在表层土壤中则有外来异常组分的叠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剔除含量异常样品之后,试验区主要异常组分Hg、Cd、Pb、Cu、Zn分别与Na2O、蒙脱石、Sc、蒙脱石、黏粒等基准指标相关。试验中在相关分析基础上统一使用线性回归的手段拟合回归方程。长春试验区异常组分与其基准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及线性回归方程见表1-10。根据这些回归方程计算出异常组分的基准值,然后用每件样品的实测值减去基准值得到每个采样点处异常组分的叠加量,其中叠加量小于基准值10%或实测值与基准值的差值为负时被认为没有发生叠加现象(表中为空白)。

从表1-5中可以看到,土壤中Hg的累积现象非常显著,与基准值相比,累积幅度一般在几倍到几十倍。Hg累积程度最大的层位基本都出现在表层土壤中(60cm以上部分),随着剖面深度加大,Hg的累积量减少直至消失。根据异常组分Hg累积量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特点不难判断,此地土壤中的Hg并非来源于自然地质作用,而是发生在成壤过程之后,因此表现出明显的外来“叠加”特点。与Hg类似,Pb的累积现象也出现在地表30cm以内的土壤层中,只是叠加幅度较Hg显著降低,一般为n×10-6,最大只有11×10-6,恰好是Pb基准值的一半(表1-7)。Cu的累积更加微弱,而且仅在CC3、CC5剖面表层出现(0~20cm)。

综合分析土壤垂直剖面上Hg、Pb、Cu等异常组分叠加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判断这些重金属异常组分的来源与人类活动相关,也就是说人类活动释放物是形成此类异常的物质来源。

土壤垂直剖面上Zn、Cd叠加量分布特征与Hg、Pb等元素不同,除在近地表土壤层中出现累积现象以外,在剖面的中部或底部也出现叠加的情况,例如CC5剖面上80~200cm土壤层中的Cu和160~200cm土壤层中的Cd,累积现象或仅在个别样品中出现,或者在相邻几个样品中同时出现。根据异常组分叠加量的上述分布特征,判断此类异常并非是单一成因类型,表层累积的异常组分可能部分来自人类活动,部分来自自然地质作用,而剖面底部的异常组分则主要来自自然地质作用,即异常属复合成因类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