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是什么意思啊?

如题所述

太尉为中国、朝鲜半岛和越南的古代职官。

秦朝建国尉,在大良造之下。后改太尉,西汉初沿置,为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太尉往往在国家有重大军事行动时才任命,事毕则改官。

西汉军制,平时朝廷军队分隶卫将军和诸校尉,战时任命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或材官将军等诸将军指挥,太尉是皇帝在军事上的最高顾问,通常不直接领兵。

扩展资料:

汉文帝三年后时省时置。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东汉时复置太尉官,与司徒、司空为三公。历代沿置,均为加官,无实际职务。

魏晋以后改太尉为三公之一,虽位高却无实权。因宋朝定例以太尉为武官的最高等级,故习惯称高级军官为太尉。元朝时不常设,明朝时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0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宋朝的太尉官衔并没有汉朝的三公的地位那么高宋朝最高等级是太师、太傅、太保,接着才是三公。所以宋朝的三公是正二品,太尉是军中二号人物,随便你怎么比,可以是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也可以是总参谋长。

扩展资料:

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

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

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后曹操撤销三公制,自任丞相。魏文帝时期曾短暂恢复,后又撤销。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废。

参考资料:太尉 (中国秦代至元代官职) 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06
太尉是三公之一。三公是国家最高官职,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政、监察。除皇帝以外,军事上最大的就是太尉。

在我国现今,无论是国防部长还是总参谋长都无权直接调动军队,这个权力直属中央军委,营级以上部队的调动须由军委亲自主席批准。

宋代“太师”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之一,正一品,高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所以相当于宰相。但当初宋太祖唯恐宰相权柄过大,不利于皇帝专制,因而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则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号为二府”。所以,《水浒》中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职位相当,但蔡京略高半级。

太尉是三公之一,正二品。显然,这个职位比宰相、枢密使要低一级。如果把枢密院比作中央军委的话,那末,不妨先把“太尉”的职权比作今天的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但是,他又比现在的“防长”、“总长”的权限大得多:只要皇帝同意,他就有权随意调动全国各地的军队。姑且算是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兼总参谋长吧。

不管怎样,宋代的太尉很难有特别贴切的现代职务做类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