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和意义?

如题所述

一、标志: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二、意义
1、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改变了魏晋以来,选拔官吏的标准,不问出身贵贱,只问真才实学,相对比较公平。
改善了用人制度(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太宗才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已”
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比如唐太宗时期扩充国学规模,笼络人才。
4、促进了艺术尤其是唐诗的繁荣.这主要来源于唐玄宗时期以诗赋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这一政策.
5、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种制度在当时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3
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教育制度的选择,在近几年来逐渐暴露出了他们的弊端。曾经人们都认为外国的空气都是香甜的,外国的月亮都比国内的圆,然而随着深层的弊病暴露出来,也让人们认识到了那些黑暗之处。
许多国外的名校在招收新生之时,并非单纯地依靠成绩,而是要看那些新生自身的身份。公平的考试制度因资本而被打破的不在少数,有的时候只需要给那座名校盖一座教学楼,那些富豪的孩子就可以无忧无虑地踏入名校学习。
图1
这种光明正大的不公平,也让很多人感叹曾经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美好。因为即便是要批评科举制度的腐朽落后,但也不得不承认,科举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公平。
这种公平可以让寒门出贵子,它让众多的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让很多人相信,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靠着科举走向人生巅峰。可是为什么这种人人感慨的平等,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落后呢?
选拔人才的途径
从任人唯贤到任人唯才,科举制度一路走来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科举制度起源于汉朝,而最终在唐朝时期正式确立。科举制在中国运行了1000多年,毫无疑问,科举制无法被替代的优越之处是它能够运行千年的原因。
图2
这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无论是在当时国内外哪个阶段,都是一种最先进的选拔制度。科举制度除了能够选拔人才,它和中国古代的政治也息息相关。科举制度横贯了中国的历史,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才能够通过科举入仕做官。
把权力和知识放在一起,除了能够促进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以及改变了之前的世袭官爵制度。
在选拔人才上来说,科举制的公平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它的合理性对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说,也是非科举不可。
这种选拔人才的文化从它确立之时到后来的一步发展,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通过公平公开的竞争择优录取,也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了改变命运的途径。许多国人也感叹,如今的社会很难再寒门出贵子,而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中国社会也确实是寒门无法出贵子的状况。
图3
官僚世袭的选拔人才制度,让多少人的命运止步于不可跨越的阶层。当然科举制度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也必须承认它是中国历史的财富密码,但是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因此引发了许多战乱。
古人常说,寒窗苦读数十载,像这种科举制度,有的人甚至要寒窗苦读几十载,才能获得他们想要的成绩。而那些每年都名落孙山的人,长此以往抑郁成疾,有人郁郁终生,而有人愤慨不平发动政乱。这种单一的选拔人才的途径,也是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
为政治服务,为皇帝服务
无论是文人笔下金榜题名的欢愉,还是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科举制度选人才的最终目的还是做官从政。当然在这科举制度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皇权的统治者。科举制度的确立和推行就是为了方便中央集权。
图4
人们总是说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但是推动和完善这项发明的正是一代代的君主。科举制度是统治者束缚知识分子的工具,这种工具将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上,也推动了封建社会后期皇权高度集中。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同时,将君臣观念以及国家社会大一统的观念灌溉在人们的脑海中。
在研究中国古代制度史,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一项好的制度若能够长久地好下去,便能将政治窒息。”科举制在这千年的发展当中,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步步将它的弊病暴露出来。
看似是在选拔人才,其实就是奴化臣民的工具。许多文人都将当官入仕作为毕生梦想,而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也恰恰只强调文学诗词。
过分地注重文学发展成了流行,而社会上所缺乏的其他东西,比如说科技,因为这科举制度的盛行,以及人们对入仕做官的期望,逐渐被人们所抛弃。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走向畸形,科学技术的落后也是中国走向落后的根本原因。
图5
为政治服务,为皇权服务,却忽视了为社会创造价值。这种制度在后期的发展只会让皇权越来越集中,也变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枷锁。
文化的扭曲
古人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扭曲的思想,也是所谓公平的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一种糟粕观念。
无论是寒门还是贵子,都能够通过科举制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观念以及制度之下,许多人挤破了脑袋,都要踏上科举这条路。然而真正能够走向殿堂之上的只有少数人,多少人在这条路上付出了无用功。
图6
有的人一辈子都为了做官而苦命读书,满脑子的之乎者也,让他们的人生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实在是无聊至极。
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然而在科举的盛行之下,人们永远都在做着金榜题名的梦。社会的经济以及科技备受冷落,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走向了科举制度的巅峰。然而在明清时期,国外的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对科技的探索与发展,国外已经在小心翼翼地探究,然而反观国内,那些文人正在被八股文所禁锢着。
这种曾经被视作和阶级抗争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历史的一步步发展之下成为了重重的枷锁。在科举制千百年的发展之中,那些潜移默化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最终要服务于皇权的官员,始终以能够为掌权者服务而感到无比的光荣。在这一代代的发展之下,皇帝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国外在为自己争取人权的时候,中国古代的文人还在为能给皇帝服务而觉得自己获得了至高无上荣耀。昔日对文化知识的尊崇,也变成了对皇帝的盲目崇拜。这种文化的
图7
扭曲是封建社会的悲剧,但也是这种思想,让封建集权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
铁饭碗的禁锢
科举制的最大的优越性是公平,同时它也完善并推动了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发展。在西方国家,捐一些巨款便能够进入名校学习,这种行为仿佛让人看到了千百年以前中国的世袭官爵的制度。外国人会感叹中国的科举制度,公平公开的竞争以及严格处置作弊的人,无论是选拔人才还是选官从政,无论怎么看待科举制,它都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文明。
但其实说起来科举制依旧是一项对人身的禁锢,想要选拔人才,必须通过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本来就是为文人准备的,要想顺利地通过科举考试,必定要寒窗苦读,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
这种单一的选拔人才制度,尽管公平公正,但也阻碍了其他技术的发展。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通过读书,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又何尝不是一件沉重的枷锁。
图8
科举制度和政治是息息相关的,为官之后,因那师生关系,官员们拉帮结派,官官相护,他们只需要讨好皇帝的心便可以一手遮天。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随着这些不良的制度的发展而改变。曾经以公平公正公开闻名的科举制度,也推动官场的黑暗以及制造社会混乱。
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对文化的崇敬,早已因那高度集中发展的皇权而变了味道。在这场科举制度之中,胜利者从来都是属于掌权者。而那些为了能够在科举制度这条路上胜出而挤破了脑袋的人们,一定程度上是算输了。
在资本主义全力发展科技的时候,科举制的文字狱以及八股文,还在束缚着中国古人的思想。社会的风气因这扭曲的制度而变得疲惫不堪,单一的文化发展没办法支撑其他文化以及技术的发展。
加上皇权的高度集中和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如今的西方国家,羡慕科举制度的公平时,也要全面考虑历史的发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地改善,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也在尝试着做出改变。
图9
结语:
不可否认科举制度对中国如今的教育制度,以及千年的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除了国内科举制度,对欧美国家也有重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那些考试制度,正是百年以前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学习。
然而科举制度不再适宜历史的发展,孔乙己的悲剧也不只是个个例。强调单一的文化,忽略其他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清朝时期国家的落后。不过无论什么制度都不是绝对的美好,它要随着历史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人才培养一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如何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槐花黄,举子忙》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第2个回答  2022-03-24
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及其意义,主要是因为隋炀帝创立了进士科。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古代选举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打破了数百年的宗族和宗族垄断。走上仕途后,选拔官员的权力由中央完全掌握。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目,进士科目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建立。

意义:打破贵族家庭的特权垄断;提高干部素质和行政效率;确保政府管理者的来源,扩大治理基础;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

负面影响: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役臣民的工具;官僚主义在发展,但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相对薄弱。

作为科举制度建立的标志,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进士科目也随着科举制度的变化而发展。隋唐进士尤其受重视,尤其是唐代。因为进士科目难度最大,而且入选人数也比较少,所以入选的人才非常看重,进士科目成为了三科之首。
到了宋朝时代,进士已经演变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要想通过考试,就必须通过皇帝主持的宫试。能不能成为第一,就看皇上的判断了。作为象征的进士科目的发展,也随着科举制度的变化而发生了密切的变化。
第3个回答  2022-03-23
科举制度是我国隋朝时期由隋文帝建立体系,隋炀帝发展推广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创立的标志是设置了进士科,当时的科举制度的考核标准还不是很完善,主要分为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这里的进士科就是现在所说的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
公元605年,隋文帝第一次设置了进士科,跟随一起建立的还有秀才科和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察的是经学和时事实务政策,而进士科除了要考这两门之外还要考的还有诗词歌赋,也就是被选拔者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在三科之中进士科的难度是最大的,所以一般考取的人也是最少的,但是一旦被选上就意味着自己的学问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状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人选作进士科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的原因。
作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进士科也是紧跟着科举制度的变化而发展的。隋唐时期的进士科特别受重视,尤其是在唐代的时候。因为进士科的难度最大、选拔人数较少,所以被选上的人才是非常受重视的,进士科也就成为了三科之首。到了宋朝的时候进士科演变成为了科举制度中唯一的一科,想要通过考试必须要通过由皇上主持的殿试,最终能否成为第一全凭皇上的判定,由此可见作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的进士科的发展也是紧跟着科举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4个回答  2022-03-22
你好!科举制建立的标志是隋炀帝在(公元606)年始置进士科是科举制度设立的标志。科举制建立的意义,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

3、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以唐诗为主;

4、在我国封建社会上存在了1300多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