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韵部”是什么?

如题所述

就是古人写诗时对押韵的那个韵字进行的分类 最开始分类较细 后来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诗韵一般用《广韵》
词韵一般用《平水韵》
曲韵一般用《中原音韵》《中州音韵》追问

不懂

追答

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面的韵脚是“流、楼”
这两个字在《广韵》中属下平十八尤。
___________________-
诗要按韵部押韵。古人就把这些韵归在若干类别中。作诗一般是依据《广韵》的分类方法。
横向上分成“平上去入”。平又分上平、下平(因为这个韵部的字比较多)
纵向又包括不同的韵字。比如上平28字(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不写全了 你自己可以百度到
这些字就像字头,就是韵部。
在它们底下还有若干字。作诗就要在规定的这些字里押韵。不是你想用什么用什么。
懂了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30
一、
韵部概念:
  写诗须押韵,古汉语第二册《诗经》中对韵进行了分类归纳,《古汉语》对韵有一个通论,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对古韵部的简单知识作了介绍。
  诗词以中古韵部为主,但联系上古韵部,《诗经》用韵用的是上古韵。通过读《诗经》可以了解到韵从古到今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叫做历史音变。
  在今天保存古代语音面貌较多的是广东话、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还有赣方言以及吴方言,但是到了北方方言已经看不到太多的古代语音面貌了。历史音变是语音随着历史的变化,并且是非常有规律的。一般认为音韵学是比较难学的,在以前还号称是绝学,而实际上语音变化的规律性是最强的、最严整的。

二、历史音变划分:
  一般把历史音变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在时间上是这样划分的:
  1、上古:先秦--晋(先秦、两汉、魏、晋)。将上古的时间划分到晋,是因为到了晋,中国出现了五个少数民族(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入主中原,使得之后的北方语音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把上古的最后分水岭划到晋。
  2、中古:南北朝--宋。中古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唐、宋,跟上古相比,有比较大的出入。
  3、近代:元、明、清。宋之后出现了第二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就是元(即蒙古)的入主,这次发生变化后,那时的作品现在已经基本都能读懂。
  4、现代:二十一世纪以来。

三、诗词韵部的区别:
  诗词的韵部也有区别,例如:上古《诗经》的韵,中古唐诗宋词的韵以及近代元曲的韵差别都很大,元曲即元大都音系和今天已经差不多。举例说明:
  例一:《关雎》(《诗经》第一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个很明显是押韵了,但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现在看来根本没有押韵,但在上古却是押韵的,都押一个-k尾的入声韵。
  例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唐诗):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中的衰有两个音,即:shuai,cui。在这里好多人都自作聪明的把这个字读作cui
,而实际上应该读作shuai ,是"回"的读音改变了,"回"在古代念huai 。
  例三:杜牧的《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中的"斜"读作xie
,那个时候可以押韵,但现在已经不能够去押韵了,这是古韵的变化。
  以上三例第一例为上古韵,其余两个为中古韵。

四、和韵有关的知识:
  1、押韵
  诗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押韵,而由于历史音变,曾经押韵的诗如今读来已经不押韵了,所以需要有音韵学的知识,以免出现一些问题。
  2、韵的分类:
  韵头、韵腹、韵尾。但有的韵母是头、腹、尾兼具;有的是有头、腹;有的是有腹、尾;有的只有腹。押韵是可以不计韵头的,例如: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麻是-α
  村庄儿女各当家。家是-iα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瓜是-α
  从中可看到押韵是不计韵头的。
  3、韵脚
  押韵的字叫韵脚。诗句的押韵落在最后一个字上,《诗经》里面的韵有的没有落在脚上,《诗经》有一种现象,有的时候句末的一个字是虚词、虚字,这时考虑韵要抛开虚字,往前数,虚字之前的那个字才是韵字,所以《诗经》中会有韵脚是倒数第二个字的情况。例如:
   《周南·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这里面"之"不是押韵的,"采"、"有"在上古是押韵的,"掇"与"捋","袺"与"襭"在现在还是押韵的。
  4、韵根据韵尾辅音可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无辅音韵尾的韵,音节读下来收在元音上。
  阳声韵:有辅音韵尾。(-m、-n、-η)即鼻音韵尾,现在只有-n、-η两种,但在中古还有-m尾,并且今天的广东话还有-m尾,现在普通话中-m到-n中了。
  入声韵:现代汉语中没有入声韵,但在广东话中有,辅音韵尾为(-p、-t、-k)即塞音韵尾,所有的入声韵在今天的普通话里都读阴声韵,就是脱落了,消失了。
  古汉语中阳声韵、入声韵与阴声韵之间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变化关系,这种关系叫做对转关系,也就是韵腹相同的时候,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会有变化,实际上是语言内部的一种调节,例如:改革(同源字),两个字语音相近、相同,意思可能相关,叫做同源,同源就可能有对转的现象,改和革,改-α革-αt意思可以对转,是阴和入的对转。再有,不伦不类,伦-类-t,是阳和入的对转。宽-an阔-at,是阳入。
  形声字,难、傩是阳声韵和阴声韵的对转;先、洗,先是阳声韵,洗是一个阴声韵;椎、准,椎是阴声韵,准是阳声韵。同时他们可以押韵。
  如果是阳和入对转应该是-m/-p、-n/-t、-η/-k.这种对转主要是发音他们的发音部位相同。

五、上古韵部
  古代汉语第二册540页,通论十五,将《诗经》的韵律情况归类如下表:

序号

阴声韵

序号

入声韵

序号

阳声韵

1

之部

2

职部? -k

3

蒸部-η

4

幽部 -u

5

觉部- uk

6

冬部- uη

7

宵部 -o

8

药部-ok

11

东部-cη

9

侯部-c

10

屋部-ck??

14

阳部-aη

12

鱼部-a?

13

锋部-ak

17

耕部-eη

15

支部-e

16

锡部-ek

20

真部-αη

18

脂部-α

19

质部-αt

23

文部-η

21

微部-

22

物部-t

26

元部-aη

24

歌部-a

25

月部-at

28

侵部-m

 

 

27

辑部-p

30

谈部-am

 

 

29

叶部-ap

 

 

  从上表可以看出入声韵在上古是最多的,是一个枢纽,有时可以没有阴声韵,有时可以没有阳声韵,但肯定有入声韵。

六、中古韵部
  中古韵部以《切韵》为准,切是反切的意思,是隋代的语言学家陆法言根据当时著名学者讨论的情况所作的一个纪要。
  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了编订新韵书的纲领性意见,陆法言执笔把大家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实际上是陆法言被罢官后完成的,出了《切韵》这部书,但现在只有残卷,有敦煌的残卷,也有故宫的残卷,不齐,现在实质参照的是《切韵》之后的《广韵》,《广韵》实际上是完全模拟《切韵》而造的,是北宋时期陈彭年等人所作的官韵,陆法言所作《切韵》实属个人行为,而陈彭年等人所做《广韵》是皇上交办的,并完整的传到了今天。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韵,包括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与韵母和韵部有区别。韵母包括韵头、韵腹和韵尾,不包括声调,韵部是指押韵字的归类,包括韵腹和韵尾。是韵书的基础,无论何朝何代编纂韵书,都立有韵部,按韵归字。
编辑本段内容
韵这个概念来自于诗歌。自有诗歌起,就有韵的事实,但是上古并无韵的概念,因此,顾炎武称“考自汉魏以上之书并无言韵者,知此字必起于晋宋以下也”。也就是说,上古有押韵的事实和现象,但是人们并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因而也没有指称这一现象的术语。

后代的文人逐渐注意到诗歌韵文同声押韵形成韵律美的音韵现象,才逐渐出现了韵的概念。押韵的意思,是句子中相对应位置的字,收声相同,称为押韵。所谓收声相同,就是说字的音节末尾的部分相同。

汉字的一个音节由声母、介音(也就是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部分组成,(刘复称之为“头颈腹尾神”五分),那么
五部分中哪些部分相同就算作“收声相同”?这可以从古人的用韵实际中归纳出来。从诗歌押韵可以看出,收声相同就是指音节主要元音(韵腹)、韵尾和声调相
同,就称为押韵。其中,宋词和元曲的用韵,还可以不同声调通押,因此可以看出“韵腹加韵尾”是押韵的基本单位,为了便于称呼,就把音节中韵腹加韵尾的部分
称为“韵基”。

韵书所谓韵,就是押韵的韵。韵基相同是同韵的基本要求,不同体裁的韵文对押韵要求不同,有的仅要求韵基相同,有的不
仅要韵基相同,而且要求声调相同。因此,不同的韵书韵的概念也有不同,如《切韵》系韵书是区别声调的,他的韵,是韵基、声调相同的字。《中原音韵》是不区
别声调的,他的韵仅是韵基相同的字。因此辨别古书中“韵”的概念,须视情况而定。

韵部是比较晚起的一个概念,在清代古音学出现之前,韵书和音韵学只称“韵”而不称“韵部”。所谓韵与韵部,实际是内
涵与外延的关系,汉字之间具有韵基相同的关系,就叫“韵”;具有同韵关系的一组字,就形成一个“韵部”。在清代以前,无论韵还是韵部,都可以叫做“韵”。
从清儒开始,一般韵基相同的一组字,就称为“韵部”,而“韵”则专指韵基、声调相同
编辑本段韵部
韵部,与汉语音节的声部相对,特指狭义上的韵母,由汉语音节的韵基和韵调构成。

韵基(普通话)包括:a\o\e\ai\ei\ao\ou\an\en\ang\eng\er\i\u\v;其中:e读作“鹅”或“也”尾韵,v读作“鱼”。

韵调(普通话)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五种。追问

那……这首诗有没有?

《伶人殇》 花做衣裳云为袖,柳扶东风草偎墙。/ 青鸟只为衔朱泪,伶人垂涎红酒杯。/ 凭栏细看竹无心,却话余晖照旧世。/ 可笑白日成暗黑,奈何伶人不断殇。

追答

没有

追问

哪里没有?

方便指一下吗?

追答

却话余晖照旧世

追问

还有不?

追答

没了

追问

这首诗缺少了韵什么,能准确点吗?

追答

韵腹

追问

却话余晖照旧世……这句没有韵腹?

追答

是的

追问

能改不?

追答

不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