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何翻译?

如题所述

翻译: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出自:唐 杜牧《阿房宫赋》

原文选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翻译: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

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扩展资料

主旨:

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作者成就:

杜牧的文章,在对待意、气、辞的关系上,继承了韩柳的观点,又有所发展。杜牧提出的文以气辅的主张,也与韩愈所说的“气”的概念大体相同。在对待文章的词采章句、文体的形式上,也可看出杜牧对韩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在晚唐时代,骄文随着文风的浮艳有所发展的情况下,杜牧却能反浮艳,坚持散体文的方向,力避用骄,实在比韩愈彻底。

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郡斋独酌》、《雪中书怀》、《落中送冀处士东游》、《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压招以诗赠行》、《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其中更常见的则是散文似的夹叙夹议。杜牧的古诗受韩愈的影响好发议论。但有时他用比喻、形象的语言进行议论,富有抒情胜。

晚唐诗风,气格卑弱,多是律诗、绝句,很少有人能作长篇古诗,杜牧的古诗在中晚唐诗坛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这一类诗作,和以“俊爽”见称的律、绝佳作,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三个主要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7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30
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第3个回答  2013-08-30
这是以己为例,阐述一个观点:对于前人让我们哀叹的事情(理解添加翻译),作为后人的我们如果只是追悔而不加引以为戒,那么最终只会让我们的后人(因同一件事情)为我们哀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