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的关系

小弟有个问题,很迷惑,哪位可以给我点解释否?我最近看了些资料,目前我国存在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问题,我很迷惑,我的理解是,通货膨胀,说明货币过剩,物价上涨,既然物价上涨,应该可以理解为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说,货币是贬值的,为什么我们却存在货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同在的问题呢?

1.货币贬值只是通货膨胀表现的一种。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2.通货膨胀的表现有:一,货币贬值,二,物价持续上涨,三,经济过热,实质是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3.货币贬值,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货币贬值有很多原因。原因一是:通货膨胀,原因二:外汇汇率升高,原因三:国家发行的货币量多于实际生活所需的货币量

4.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上涨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5.有的时候通货膨胀并不必然导致本币贬值,有的时候货币升值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

拓展资料

货币贬值(又称通货贬值,外文名Devaluation)是货币升值的对称,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

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货币贬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7

两者关系: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指的是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货币贬值会部分引起通货膨胀,但不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针对你的小问题: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对货币来说,因为货币是衡量物价的,而货币升值是本币相对外币而言的,这是两码事。

扩展资料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显性和隐性)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明,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经济学界对于通货膨胀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通常经济学家认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通俗的讲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

定义中的物价上涨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也不是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是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

可见,通货膨胀不是指这种或那种商品及劳务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劳务交易价格总额的加权平均数。这个加权平均数,就是价格指数。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简单说,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参考资料 通货膨胀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29

中国国内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一定是人民币的货币贬值,不过我们要明白,此处的货币贬值是在国内范围的人民币价值贬值;而你所说的货币升值是人民币相对于外国其他货币的相对价值上的升值,两种情况是可以共存的。人民币在国内的货币贬值,并不会在相对于其他货币的相对价值上贬值。

我们要明白货币贬值分为两种不同的概念。第一个是由通货膨胀所导致的特定经济体内(比如中国国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另一个货币贬值是指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

拓展回答:

通货膨胀的起因: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平衡汇率(例如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原因增发货币。

通胀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转移到富人阶层,但一般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都是国家为了有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措施无法避免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货膨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29

人民币国内通胀“对内贬值”,却同时出现“对外升值”的原因是:

(1)海外各国(尤其是美联储)之货币政策同样宽松,甚至比中国货币政策还要宽松!

(2)美元和其他发达国家货币(譬如欧元和日元)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是国际流通货币,买卖美元(欧元)或转移美元资金要容易得多。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美元,很大一部分流向国际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美国国内暂时未见通胀,反而是通缩!我国国内居民海外投资渠道依然不畅,规模依然很小,人民银行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人民币资金,主要在国内循环。理论上,假若美国国内通胀速度与美元贬值速度一样,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则无法刺激美国出口。美元的独特地位让美国至少暂时没有通胀,它将通胀转移到海外了!

(3)人民币名义汇率本来没有升值的内在动力(真实汇率升值则是大势所趋),之所以出现名义汇率单边升值,纯属美国政治压力所致。国际投机热钱追随政治压力疯狂炒作,遂导致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预期愈演愈烈。名义汇 率单边升值,反而剥夺了真实汇率正常升值之机制(即阻碍或中断了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工资和福利持续上涨之正常过程)。

依照正常逻辑,国内货币通货膨胀,人民币名义汇率本来应该贬值(此乃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基本逻辑之一),为什么反而升值呢?结论很简单:

(1)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后者为前者推波助澜(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

(2)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名义汇率升值),二者皆不可取,二者皆应休矣!

(3)稳定名义汇率,既是控制国内货币供应量之基本政策准则,亦是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之最重要手段。易言之,确保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才有可能消除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之怪象。(顺便指出:人民银行究竟应该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准则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从来未见明确声明。然而,任何中央银行要实现货币环境稳定之目标,就需要一个明确的货币政策准则。笔者之前多次论述过,依照今日中国经济之发展阶段来判断,稳定名义汇率是最佳货币政策准则)。

(4)面对美联储极端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滚滚而来的国际热钱,还必须继续强化对热钱流入的监管,同时适当放宽我国企业和居民海外投资的限制,鼓励我国企业和居民到海外投资。

拓展阅读:

国内货币通货膨胀导致本币贬值之机制至少有贸易市场、货币市场、资产市场三个渠道。

其一、国内通胀让本国产品昂贵,刺激人们增加进口,外汇需求增加,本币需求减少,本币遂有贬值之势,此乃贸易渠道。

其二、本币通胀刺激国内居民将本币替换为外币,外汇需求增加,本币需求减少,本币遂有贬值之势,此乃货币市场渠道。

其三、国内通胀,资产价格(譬如房地产)亦暴涨,国内投资者将资产投资转向国外(譬如中国人到美国去购买房地产),外汇需求增加,本币遂有贬值之势,此乃资产市场渠道。

正常情形下,只要三个渠道发挥作用,本币通胀必定伴随本币贬值(对内贬值必定伴随对外贬值)。


参考资料:

谈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矛盾关系—百度学术

通货膨胀—百度百科

货币贬值—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8-20

两者关系: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指的是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货币贬值会部分引起通货膨胀,但不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针对你的小问题: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对货币来说,因为货币是衡量物价的,而货币升值是本币相对外币而言的,这是两码事。

拓展资料:

通货膨胀(inflation),简明定义: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国内使用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通货膨胀的货是指“货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货膨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