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间处世宝典《增广贤文》

如题所述

如何理解民间处世宝典《增广贤文》如下:

《增广贤文》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蕴藏着古人的智慧的一部好书。里面的语言,大多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今人大多以现代知识体系以及现代语法结构为基础对这部书进行解读,因此往往不能准确领悟书中的精髓。想要真正读懂并从中受益,就要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还原文字表述习惯。

《增广贤文》这部书包含了儒释道的思想精髓。同时又有中华民族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理念。认真去读此书,可以拓展思维,丰富知识,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从中吸取知识的营养。

首先一句“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到底做何讲?本句话的前半部分很好理解,告诉我们,这里收集的是自古以来的圣贤们的谆谆教诲之文。并且全都朗朗上口,可以增长大家的见识。

后半部分是本句话的重点,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应用。“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如果大家不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价值观,很容易简单的理解成大家做事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因为没有古人的历史经验就不会有今天。这样解释显然没有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深层的哲学意义。

其实这句话是引用《论语-学而》的知识。《论语》开篇讲到学习的本质,要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到的东西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就是说,你掌握了真正的人类事物运行规律)这是一件令人十分开心的事。

因为这很好解释,如果你通过观察研究学到了某种东西,拿到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上已检验正确,又在现实生活中得以验证也是正确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神仙的功能,因为你所发现的这一规律一定是可以预测未来的。这就是真正地上知历史,下晓未来,这当然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就是对《论语-学而》篇的引用。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早日达到知古通今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