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班进餐环节中幼儿出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如题所述

幼儿在进餐环节又有哪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怎样得以有效解决的呢?

(一)问题诊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能力的提高,中、大班幼儿在进餐环节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I.安静进餐、细嚼慢咽、餐后收拾整理辱习惯尚未形成

中、大班幼儿进餐中常有这样的情景:吃饭速度快,希望自己是第一名吃完的;饭后整理匆忙,有的幼儿手一湿就算洗手了,有的甚至不漱口就急于参与区域活动;个别幼儿话特别多,吃饭时说个没完。究其原因,是因为此年龄段的幼儿进餐能力大大提高,有意行为开始发展,事事不想落在别人后面。他们虽懂得良好进餐习惯对身体的好处,但兴趣点更多地聚焦在区域活动上,自控能力、整理餐后环境的意识比较差。

2.部分进餐技能欠缺

“老师,奶奶不让我自己吃鱼。”吃鱼时,等着教师剔鱼刺的幼儿大有人在;还有的幼儿拿起鱼不知怎么吃,吃到最后,鱼肉还有好多就扔掉了。吃饭时,有的幼儿用筷子夹几次才能把菜夹起来;有的幼儿把面条缠在筷子顶端,像吃糖葫芦一样吃面条;有的则把嘴靠近碗边,用筷子往嘴里扒面条吃。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是因为幼儿手部小肌肉动

作水平较低,手眼协调能力较差;二是家长、教师过于担心幼儿的安全,如担心鱼刺会卡在孩子的喉咙里、使用筷子会戳伤孩子的眼睛等;三是有的家长缺少耐心,所以替幼儿包办,致使幼儿缺少练习的机会,进餐技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3.对食物营养的搭配理解有偏误

“老师,妈妈说肉有营养,我要多吃肉。"有的幼儿认为蛋白质类食物有营养,要多吃;蔬菜、面食等没营养,可以少吃或不吃。还有的幼儿觉得吃得越多越好,多吃饭才能使身体好,头脑才聪明。经过我们调查发现,原因在于家长、教师对膳食营养的一般常识了解比较欠缺,对幼儿的教育引导简单粗浅,说教成分多。

(二)问题应对

面对中、大班幼儿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满足其自主、自立、交往的需求。通过公约引导、自主选择、实际操作等策略,引导幼儿了解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暴饮暴食对身体无益,知道主动有序地整理餐后环境,做到文明进餐,不断增强幼儿进餐活动中技能的提高及习惯的养成。

1.自定规则,强化巩固

中、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初步建立,他们有能力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因此,教师可通过自主协商、共同讨论等方式聚焦大家的意见以达成共识,并反过来用于幼儿的自我约束,来促进幼儿文明进餐习惯的养成。

活动一公约我来订

活动目标

1.自主制定文明进餐公约。

2.知道公约是要人人遵守的,激发自愿遵守公约的意识。

活动准备

纸、笔、胶带。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针对哪些是文明进餐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进餐行为展开讨论。教师和幼儿一起记录讨论内容。(幼儿可用图示记录。比如:幼儿画一个放在嘴上的竖起的食指,表示不说 笑不打闹,安静吃饭。两条细细的线,一个豆角,表示细细嚼。两杯满满的水,一支香烟,表示慢慢咽等。)

2.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文明进餐行为的内容,可包括进餐中、餐后整理、餐后盥洗三方面内容。

3.组织幼儿为文明进餐内容取一个名字。“我们共同确定的文明进餐行为是要每个人都要遵守的,我们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使幼儿了解大家一起制定并共同遵守的约定就是公约,文明公约是要人人遵守的。

4.引导幼儿为公约找家。“将公约张贴在什么地方才便于看到,更能充分发挥公约的作用。”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将公约张贴在合适的地方,以提示幼儿按公约内容去做。如:进餐中的公约可贴在餐厅醒目处,餐后整理的公约可贴在餐具摆放处,餐后盥洗的可贴在洗手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