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认为对就去做,认为正确就去做,对吗?

如题所述

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不得已说有一个叫做“知”,有一个叫做“行”,“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行”就是因为你“知”了。所以知行一定要合一。

但是有人呢,假藉我书没读完,知识没有研究好,所以我不去做,这其实就是私心作祟、知行隔离。有人做虽然是做,却是私欲驱动,跟良知没有关系,也是割裂知行。

所以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对的事情就去做,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还有一句话叫做「心即理」,「知行合一」跟「心即理」,你做任何事情都是你的心在带领你、在主导,到底你要主导的这颗心是用什么标准在主导你,用天理,那天理是什么?天理跟人性是同一回事。

天理是仁义理智,人性是仁义礼智,人性的仁义礼智来自天理的仁义礼智,这叫做「天命之谓性」。

就是我们在读儒学的时候的这些词儿,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句子是与你很远。

这是在清朝末年以前,所有的小孩子五岁六岁,进入私塾的时候,在背的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天命之谓性,良知良能我固有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在大清王朝灭掉以前,私塾班小朋友在背的书啊。

所以各位朋友,您知道一下这个东西,对你不吃亏,我们不要只是外在的、二手的知道「阳明心学」四个字,我们一手地看看王阳明的文字「知行合一」,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心即理」,就是你的心时时刻刻关注的事情是利他的价值观,是仁义礼智的价值观。因为这个东西是天理。

「心即理」就是时时刻刻「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就「心即理」了。

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道王阳明思想有「心即理」,那你就知道人要时时刻刻符合天理,去人欲,人欲是什么?

耳目口鼻之欲,不叫做人欲,耳目口鼻之欲过度而损人利己,才是我们所讲的人欲之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9
对与错,其实也没有明确的对错,例如别人帮了你,你认为是好事,反过来又可以认为是坏事,如果不是他帮你说不定你会做其他的事情,得到了机会同时也失去了机会,某些人认为做了正确的事情,同时肯定有些人不认同,这就是现实!
第2个回答  2022-11-29
对的,大胆行动,人生才不会后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