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1、解读标题
  首先我想谈谈《呼啸山庄》这书名。我感觉“呼啸”这两个字好有气势,似乎是一种狂傲不羁的气势。让我仿佛听到刺骨寒风猛刮发出的咆哮声。可见这里的环境是多么悲凉而又恶劣。在这样的环境里竟然存在着山庄,有山庄那么也就一定有住人,有人就有了生气,有了生气就一定有或精彩或凄凉的故事发生。这是我在阅读这部名著之前,仅看了这书名的所思所想。
  关于“呼啸山庄”作品中是这样写到:“‘呼啸山庄’就是希克厉先生的住宅。‘呼啸’在当地是个有特殊意义的词儿,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而翻译者方平在序言中提到“呼啸”时是这样说的:“‘呼啸’是当地的方言,指暴风席卷而来的时候,大自然发出的那一片咆哮声。”
  2、作品的背景
  我认为分析一部作品,首先要去弄清楚作者本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写这部书的出发点是什么,她之所以要塑造怎么样的主人公,又如何去塑造即通过怎么样的叙事方式采用什么结构等问题,都一定有她的道理。若没有弄清楚这些问题,单纯地去分析作品中的主人公,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死胡同。就我自己而言,我不喜欢在看作品之前就看一些作品的序言或作品的简介等(我不知道这是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总是迫不及待地开始读起作品来。所以读这部著作也一样,在对《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及关于这本著作的背景等一点也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读作品。可想而之,最后虽读完这部作品,但对作品的理解难免是肤浅的。我记得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书里的主人公希克厉好坏,真想不通作者怎么会塑造出一个这么狠心的主人公出来”。后来我倒回去看这本著作的序言等相关资料,才对这本著作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生活在19世纪,她所创作的《呼啸山庄》在一开始就遭到评论界猛烈谴责,其中有一些说得非常刻薄:“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有人又这样嘲弄:这部“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该该名为《枯萎山庄》才对。”这或许正是作品所塑造的主人公扭曲的复仇心极强烈让人难以接受吧,且《呼啸山庄》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等却更似于20世纪现代小说的风格。综合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呼啸山庄》在将近半个世纪一直不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进入二十世纪,艾米莉的声誉才蒸蒸日上,研究勃朗特姐妹的学者克伦泼在他的专著中这样提出:“目前占主导的(虽然不是一致的)意见,认为艾米莉比她的姐姐夏洛蒂更是一位更伟大的女作家,《呼啸山庄》比《简爱》是一部更伟大的小说。”
  3、艺术结构和主题思想及内容
  艺术结构对于一本小说,首先就是故事的叙事方式。作者放弃了那种从头说起、原原本本、平铺直叙的传统的叙事手法。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少见的“戏剧性结构”。故事的叙述从中间开始。整个小说的时间跨度前后三十一年,从1771年(孤儿希克厉被从利物蒲带来到呼啸山庄来)到1802年秋(小凯瑟琳和哈里顿成为一对情侣),作者把叙述的起点安排在1801年的冬天。这样一种非传统的“戏剧性结构”本来就很复杂了,作者还引进了故事以外的,或是故事边缘的两个人物:房客洛克乌和女管家纳莉来担任故事的叙述者。就这样作者采用了双重、三重框架结构甚至采取了多重框架的叙事结构。这样设计叙事系统,有人认为作者是为了要把她本人隐蔽起来。她本人的性格十分内向,她在这作品中倾吐的却是从来没有向人倾吐过的,也很少有人这样倾吐过的狂风暴雨般的激情,她需要把自己很好地隐蔽起来。这双重和三重以至多层次的叙事方式,给了她一种安全感。
  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恨消灭不了爱,爱比恨更有力量。恨是爱的异化,爱就是恨的复归,爱和恨既是彼此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在这现实世界中,天长地久的毕竟是‘人间的爱’”。
  作品中的内容可以简洁地归结为第一,人性的冻结;第二,人性的堕落;第三,人性的复苏。
  最后,作者采用生动的场景和自然环境来渲染营造作品的气氛和作者用具有个性化风格的语言(如女主人公凯瑟琳的呓语等)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