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高大的宫殿建筑,是唐朝( )。

A.大明宫
B.上阳宫
C.太极宫
D.万象神宫

A.大明宫
大明宫 因其位置在郭城外东北的龙首原上,故称东内,或称北内。初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为备其父太上皇李渊清暑, 由 “百宫献赀以助役”而开始营建, 但宫还未建成, 太上皇李渊就于次年五月病死在大安宫。此宫初名永安宫, 次年易名大明宫。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 ,高宗李治因染风痹,厌太极宫湫湿, 以减京官一月俸钱,并征收关内道延、雍、同、岐等十五州百姓率口钱, 再次大规模修建而成。同年改宫名为蓬莱宫;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 三月,又改称含元宫,长安元年 (公元701年) 十一月, 复称大明宫。位于禁苑地区, 坐北向南, 地据龙首原, 东偏旧太极宫后苑之射殿, 南接都城之北垣, 西接宫城之东北隅。
由于地据高原, 不仅使宫内的殿阁建筑更加巍峨高耸和雄伟壮观, 而且控制了都城地区的制高地段, 京城坊市街陌, 俯视如在槛内。官城西墙长3256米, 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东部的一段, 长1674米, 东墙的北部偏西12度多,由东墙东北角起向南 (偏东) 1260米, 转折向正东, 再304米, 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 与宫城南墙相接。平面形制为一南宽北窄的楔形。面积约3.3平方公里, 为长安三大内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宫城南面有五门, 中为丹凤门, 次东为望仙门、延政门; 次西为建福门、兴安门。东面一门, 为左银台门。西面二门, 南为右银台门, 北为九仙门。北面三门, 中为玄武门, 东为银汉门, 西为青霄门。宫内建筑采取前朝后寝的布局原则, 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等为前朝之地, 是皇帝在东内举行“外朝”大典和 “中朝”会见群臣听政视事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2
A.大明宫

在唐代长安城禁苑中,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此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命令扩建,第二年即迁入大明宫听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此宫毁于兵火。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经考古发掘在大明宫内有含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三清殿遗址等大型遗址。
第2个回答  2008-07-09
是大明宫,大明宫是历史上最辉煌,最大的宫殿之一。也是唐朝最高大的宫殿
第3个回答  2008-07-03
万象神宫
第4个回答  2008-07-04
大明宫
可惜被烧了
已经不见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