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0+1怎么做

如题所述

    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Raid(容器)

第1步,首先当系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如(图1)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A”组合键。进入如(图2)所示的磁盘阵列卡的配置程序界面。

第2步,然后选择“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进入如(图3)所示配置界面。

第3步,选择“Initialize Drivers“选项去对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创建容器的硬盘进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话硬盘将删去当前硬盘上的所有数据),按回车后进入如(图4)所示界面。在这个界面中出现了RAID卡的通道和连接到该通道上的硬盘,使用“Insert”键选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具体的使用方法参见界面底部的提示,下同)。

第4步,全部选择完成所需加入阵列的磁盘后,按加车键,系统键弹出如(图5)所示警告提示框。提示框中提示进行初始化操作将全部删除所选硬盘中的数据,并中断所有正在使用这些硬盘的用户。

第5步,按“Y”键确认即可,进入如(图6)所示配置主菜单(Main Menu)界面。硬盘初始化后就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创建相应阵列级别(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这里我们以RAID5为例进行说明。在主菜单界面中选择“Create container”选项。

第6步,按回车键后进入如(图7)所示配置界面,用“insert”键选中需要用于创建Container(容器)的硬盘到右边的列表中去。然后按回车键。在弹出来的如(图8)所示配置界面中用回车选择RAID级别,输入Container的卷标和大小。其它均保持默认不变。然后在“Done”按钮上单击确认即可。

第7步,这是系统会出现如(图9)所示提示,提示告诉用户当所创建的容器没有被成功完成“Scrub(清除)”之前,这个容器是没有冗余功能的。

第8步,单击回车后返回到如(图6)所示主菜单配置界面,选中“Manage containers”选项,单击回车后即弹出当前的容器配置状态,如(图10)所示。选中相应的容器,检查这个容器的“Container Status”选项中的“Scrub”进程百分比。当它变为“Ok”后,这个新创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余功能。

第9步,容不得器创建好后,使用“ESC”键退出磁盘阵列配置界面,并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0
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即RAID0+1。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要求至少4个硬盘才能作成RAID0+1。
RAID 1和RAID 0都各有优点,但如果单独使用RAID 1或RAID 0都无法那些追求性能又要确保系统资料安全性的用户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又推出 RAID 0+1 模式。
RAID 0+1 也称之为RAID 10,是磁盘分段及镜像的结合,结合了 RAID 0及 RAID 1最佳的优点。它采用就是2组RAID 0的磁盘阵列互为镜像,也就是它们之间又成为了一个RAID 1的阵列。在每次写入数据时,磁盘阵列控制器会将数据同时写入两组“大容量阵列硬盘组”(RAID 0)中。虽然其硬盘使用率只有50%,但它却是具有最高效率的划分方式。
   此一类型的组态提供最佳的速度及可靠度。不过你需要两倍的磁盘驱动器数目作为一个 RAID 0,每一端的半数作为镜像用。在执行 RAID 0+1 时至少需要4个磁盘驱动器,所以可以说 RAID 0+1 的“安全性”和“高性能”是通过高成本来换取的。

以四个磁盘组成的RAID 0+1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图所示:RAID 0+1是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兼顾的方案。它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

由于RAID 0+1也通过数据的100%备份功能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RAID 0+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用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同时又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严格的领域,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Raid 0+1需要的驱动器数量(至少):4(要求驱动器的数量为偶数)
最大容量:磁盘数x 磁盘容量/2
描述:RAID 0+1是将条带(RAID 0)进行镜像(RAID 1)。例如,如果你有六块硬盘。如果希望使用RAID 0+1的模式,你就应该将三块硬盘分为一组,创建RAID 0,这样总体存储性能就是每块硬盘的三倍(磁盘数x磁盘存储能力)。现在,将另外三块磁盘作为它们的内容镜像。
优点:RAID 0+1阵列从理论上来说,能够经受住RAID 0阵列中任何一块硬盘的故障,因为该硬盘上所有的数据都被备份在RAID 1阵列中。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两块硬盘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阵列,因为很多RAID控制器会在RAID阵列中的某一块硬盘出现故障之后让RAID 0镜像离线(毕竟,RAID 0阵列不提供任何冗余),因此只有剩下的RAID 0阵列在工作,这样系统就没有冗余了。简而言之,如果每个RAID 0阵列中都有一块磁盘出现故障,那么整个磁盘阵列就不能工作了。这种模式提供了非常好的顺序或任意读写的性能。
缺点:只能使用磁盘阵列总体存储容量的50%。容错性不如RAID 10。对于绝大部分控制器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应对一块磁盘出现故障的情况。扩展方面受到限制,而且扩展的费用很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