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生活艺术,还属古人们最精致

如题所述

近些年,生活和艺术的渊源一直是公众热议的话题,而由艺术衍生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进入公众视线。《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中华文化综艺的热播,将我们带入古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化复兴必将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国“雅”生活方式,有至少20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孔子“君子六艺”发轫,到魏晋王羲之兰亭雅集成型,再到宋代文人雅士将其发展至巅峰。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经过不断演变和发展,这种“雅生活”将哲学、艺术、生活、器物,融为一体。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普通的日常人生,中国人也讲究。中国式生活的长处在于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来,使“生活艺术化”。

幽栖逸事

《汉宫春色》提到四季佳时宜做的事情,都与深居简出、清闲赏心的日常生活有关:春宜浇花折柳和倚案读书,夏宜竹下小立和远望荷沼,秋宜对月折桂和倚窗赏菊,冬宜玩雪折梅和围炉清谈。

仇英《人物故事图》之《贵妃晓妆图》

这种优雅清闲的生活方式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人在慢中取胜的生活智慧,是一种生活艺术。

文房清供

中国古代生活艺术讲究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无论日子富足还是清贫,雅致的生活才是让人推崇和向往的。

古人们将对生活的深刻认知和洞察审美在家居陈设上尽情流露,无论是庭堂居室还是书房憩园,一幅挂画、一件案头清物的陈设都要讲究别样的审美。

他们善于在细微中体悟生活,从精致中发现艺术。书斋静心苦读之余,观之助神思明畅,心清意远。

审美意趣

要说艺术审美,绝不能避开被称为领先世界美学千年的宋代。

宋代文人歌颂梅花、枯木,他们尊重自然、尊重万物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把缺陷变美,花和枯木是美,裂纹也是美。

苏轼 枯木怪石图

宋瓷汝窑冰裂纹就是典型,本是烧坏了,但宋人觉得有种沧桑美,后叫开片,他们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

宋官窑开片双耳炉

把不完美变美,艺术生活化,这是很特别的宋代美学。

精神文化

宗白华先生在其名著《美学散步》中说:“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

在古代,无论是文人还是工匠,他们内心丰盈,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有些文人自己会斫琴、做壶、写戏,而有些做“器”的工匠们,也与文人交流,领悟“道”的境界。

【斫琴图】东晋顾恺之 宋人摹本绢本设色

【斫琴图】局部,此图描绘古代文人学士

人在认知事物时,不仅要潜心认知对象中,更要用心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在凝神观照中达到主客同一。这种精神文化让文人和工匠融为一体,不失为一种智慧、高雅、优美的生活方式。

而如今,我们都在讲生活方式,讲雅致、讲慢节奏、讲艺术,却连闭门读书都做不到,更无功夫去赏识寻常生活的一器一物。何不慢下来,认真去发现生活和艺术的更多可能呢?

在未来,艺术和生活的边界会日渐模糊,新的美学方式也将占据生活的主场。懂得艺术和以艺术的方式打开生活将会成为大家的基本生活常识和品质生活追求的更高层。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虽任重道远,但走一步,总会更接近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