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个人资料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3
杨少华是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成功离不开相声圈内的几位贵人的帮助。在晚年,他终于干出了自己的一番成绩。
杨少华早年的生活非常贫困艰苦。除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外,他还生了四个儿子,家里的生活负担重。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人,他在圈内拼命演出,想尽办法找活干。成名赚钱后,杨少华给每个儿子都买了房子,晚年的杨少华跟着小儿子生活。
杨少华的四个儿子中,只有大儿子和小儿子说了相声。不少人总说大儿子杨威不如小儿子杨议受老爷子的喜欢。加上老爷子一直都跟小儿子住,两人还经常一起上节目,拍视频,杨议是杨少华最喜欢的儿子一事似乎板上钉钉。其实,四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杨少华自然每个都是疼爱。
杨少华出生于北京,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自杨少华记事起,他父亲就去世了。在杨少华的记忆里,他只知道,父亲是拉洋车的。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拉扯着一大家子,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因为家里缺粮少食,杨少华的两个哥哥早早就外出找工作了,杨少华就跟着母亲一起在街上捡别人烧剩的煤球核,勉强度日。
说相声的很多都是世家子弟,从小就受文化熏陶,学习“说、学、逗、唱”。杨少华不是世家弟子,家里还很穷,要想学相声没有师承可不行。1944年,12岁的杨少华进入了北京启明茶社,拜郭荣起为师,开始说学相声。因为穷,杨少华拜师时没有摆支,没有举行正式的拜师礼,直到今天,杨少华的师承一直饱受争议。
杨少华进入启明茶社走了后门,郭荣起是被迫收下杨少华的,相声有三大家“马、侯、常”,同行是冤家,三大家明里暗里有些小矛盾,在杨少华进启明茶社这件事上,各自都添了把力。
杨少华的师父是郭荣起,郭荣起所在的启明茶社是常家常连安的,常连安是老板,也是郭荣起的大舅子。桥粗常连安的儿子常宝霆跟杨少华是发小,小的时候两个人就经常到启明茶社玩。
常宝霆从小学相声,在玩闹中杨少华对相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少华从小命运凄苦,常连安自然愿意帮他一把,他跟郭荣起说:“少华这孩子命苦,家里也比较艰难,干脆你就收他为徒吧。”
郭荣起师承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为师,马德禄是马三立的父亲,他跟马三立也算是师兄弟,而杨少华还是马三立的“干儿子”,于情于理,郭荣起都不好拒绝。
杨少华拜师时,郭荣起照例问了杨少华几个问题,但杨少华回答得都不好,郭荣起对这个徒弟并不太满意。加上杨少华家里穷,拜师请客吃饭送礼啥都没有,郭荣起也不太愿意承认他。
进入启明茶社后的杨少华并没有学到很多东西,每天做得最多的反倒是端茶倒水。十四岁的时候,杨少华开始说相声,在北京天桥“撂地”,找个空地就开始说相声,说得好一天能赚几毛钱,说得不好就给人家扫扫地。
日子过得清贫,也算有了个糊口的工作,不幸的是,解放后,启明茶社关门了,杨少华赖以生存的工作也没了。1950年,杨少华离开北京来到了天津的一家钢厂工作,成为了一名钳工,因为学过相声表演,杨少华成了工会的文艺骨干,在工会里负责文艺宣传工作,文革结束后,杨少华调入了曲艺团工作。
这期间,杨少华也完成了他的终身大事,杨少华的终身大事都是姐姐的安排的,姐姐给杨少华介绍了妻子朱志英,那个时候的相亲就是两人看对眼就在一起,杨少华和朱志英就是如此,在媒人的介绍下,两人觉得不错就正式结婚在一起了。
婚后,杨少华和朱志英两人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孩子多负担重,杨少华一家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当时,杨少华一家六口人就住在一个九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孩子小的时候还能挤一挤,孩子长大以后空间就完全不够了,杨少华就在家里做了个小阁楼,孩子们就睡在阁楼上。
四个大小伙子,光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为了满足一家六口人吃饭的问题,杨少华白天上完班,晚上还要继续出孙消散去找活干,而他做得最多的就是去塘沽演相声赚外快。
最让杨少华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天下雨,街上稀稀拉拉的没什么人,原以为这一天要空手回家,结果刚好遇到电影院散场,因为下雨,看完电影的人顺带看了场相声,杨少华反倒赚了不少钱。
后来,杨少华找到了干爹马三立帮忙找活,马三立是相声界的“泰斗”,人气旺,为了帮助杨少华打开名气,他让杨少华来给自己捧哏,他跟杨少华说:“宝贝,你给我站一个,站完你就有饭吃了。”
众所周知,马三立跟王凤山是“铁搭档”,他曾经跟则氏王凤山承诺:“只要你不跟我分开,我今后再也不找别人为我量活了。”王凤山离世后,马三立再也没有找过搭档,都是自己一个人单口相声,马三立此举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让杨少华。
但是杨少华捧哏擅长抖机灵,还爱抢活,为了这次演出,有人专门提醒他:“别抢活,少说话,捧得不是你。”那一场戏路,杨少华就跟电线杆子一样站着,总归都没有说过几句话。
跟马三立合作后,杨少华又给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捧哏”,杨少华跟马志明合作将近二十年,两人产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可后面还是因为杨少华爱抢活、抖包袱的关系,两人决裂没再合作。
这期间的杨少华也算有一些活动可接,为了有更多演出机会,杨少华又来到北京投奔相声三大家之一的侯宝林大师,看着杨少华生活艰难,侯宝林主动收留杨少华到家里住,在侯宝林家,杨少华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空闲时,杨少华也在侯宝林家帮助干点活。
杨少华合作的搭档很多,可都没有红火,终于,他遇到了赵伟洲,年近六十的杨少华终于迎来了他的时代,他和赵伟洲的《枯木逢春》成就了他们,杨少华还独创了“蔫哏”的表演手法,在观众中取得了极大的反响。
杨少华有四个儿子,老来得红,但杨少华的儿子并没有进入相声圈,只有大儿子杨威和小儿子杨议说了相声,二儿子和三儿子都在经商。
杨威最开始也是一名工人,半路出家转而说相声,不过杨威并没有什么天赋,一直不受父亲杨少华的待见。加上学的年纪大,在说相声这一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先天不足后天努力,杨威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才得到了杨少华的肯定。
在杨威的努力下,他在相声界里站稳脚跟,在表演方式上,杨威也学习了父亲“蔫哏”的表演手法,很多人都会慕名专门去看杨威的表演,杨威的儿子也进入了相声演艺圈,如今只有杨威经营着相声事业,也算继承了杨少华的“衣钵”。
最令杨少华喜爱的是小儿子,说杨少华偏心其实也不然,杨议曾在节目中表示:“父亲的爱是有阶段性的,我还没来的时候,自然就疼大哥,我来了以后,就疼我了。”
一般家里最小的总是备受宠爱的,杨议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自然是更受父亲和兄长的关爱。除了年纪小外,杨议的相声天赋也是他更为受宠的原因之一,杨议从小就在相声大家中跑动,除了日积月累的相声熏陶外,相声大家们也有意地培养杨议,杨议会说话时大家就培养他相声的基本功,说得不好就成百遍地练,日积月累下,杨议的相声功底自然扎实。
起初,杨少华想让杨议拜马志明为师,但马志明之前跟杨少华决裂,他并不愿意收杨议为徒,还顺带暗讽了一下杨少华的师承问题:“我要是收了他,不是顺带他老子(杨少华)的关系也承认了。”
杨少华的师承问题,马三立在编撰相声族谱时曾确认过,在族谱郭荣起徒弟那一栏里,赫然写着杨少华的名字,当时郭荣起健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