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佛教概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30
在佛教中,"长老"的含义被定义为德高望重之人,其德行与戒律并重。德行,要求行解并重,只有实践与理解相结合,才能避免增长无明和邪见。过于注重理论(解)而忽视实践(行)者,容易陷入记问之学,不能成为真正的师者。反之,仅凭实践而缺乏深入理解者,也会因不明教理而增加业障。长老的德行特点是行解相得益彰,他们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具备了高尚的品质。

戒腊和法腊是衡量修行年限的两个标准,戒腊指比丘受具足戒后的年数,法腊指沙弥出家后的年数。长老的称呼要求戒腊超过五十,即成为"耆旧长老",受到人天的尊崇。在净土法会中,德和腊的重要性并重,但《大庄严经论》中的故事强调,"长老"的尊称更倾向于基于德行而非单纯的修行年限。

道教中,长老的地位也很高,通常被视为门派的支柱,德行深厚且技艺精湛者被尊为长老。他们在帮派中的地位仅次于帮主和教主,有时甚至威望高于帮主。在文学作品中,长老的角色更是常见,如丐帮的长老、天地会的长老,以及现代修真小说中的超然人物。这些例子表明,无论在佛教还是道教,长老的称号都强调了德行和资历的重要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