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有哪几类?

如题所述

(1)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西方文学艺术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新的、颇有点奇异的现象,人们给它一个概括的称呼,叫做“现代派”(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主义)是对一系列标榜反传统的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统称。近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毁誉不一,褒贬各异。褒者认为现代派是用艺术的形式,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探索、认识和表现。贬者认为现代派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反传统”的,作品价值不高,县常常违背文学规律,是没落、腐朽的文学。总的来说,现代派文学艺术的产生,是对以理性为核心的西方传统的反向运动,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助于我们对“现代派”的客观评价:

第一,象征。表现一事物(包括思想),可以不直说其本身,而去说与它有某种联系和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从而使要说的事物(或思想)通过另一事物来联想和暗示出来。其结果一方面可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同时也会使作品产生多种解释,它增大了作品的意义和含量及欣赏的情趣,同时也导致了作品的晦涩和引起漫无边际的猜想,以至于带来种种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色彩。

第二,意识流。这是一种心理描写技巧,主要特点是打乱时间的逻辑顺序,以时间的错乱和颠倒来表达人的思想意识不受拘束的自由流动,它可以使人的思想添上想像的翅膀飞跃驰骋。

第三,同时性。它同意识流技巧有密切关系,其特点是把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没有什么逻辑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像同时发生的那样加以表现。对一个人或物件,也可以把它们的几个侧面放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加以表现。同时性手法会使艺术产生立体感,又可以使描写叙述更加简洁,对表现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理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第四,冷漠。这是指作者和人物的关系,是一种叙事手法和语调。现代派主张,在人物和读者之间不要横亘着一个作者,去充当解释说明的角色,代替人物说话和为读者解决问题,使人物变成作者的传声筒和傀儡,同时把作者变成读者的保姆。相反,他们认为,必须让读者直接进入人物的意识,就像进入磨房一样。现代派欣赏契诃夫的话:“作家的态度越是客观,所产生的印象越是有力。”这样我们就会理解现代派作家、艺术家在叙述和描写时的那种“局外人”似的冷漠语调,甚至他们笔下的人物和画面越是荒诞和恐怖,艺术家越是异常平静。

第五,荒诞。这一手法在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中被广泛运用。荒诞就是不和谐,失去正常的节奏,或表现为变形、解体,把对象按主观意图和概念重新组合,或表现为行动、语言的怪诞反常,环境背景的杂乱无章等。其中变形是荒诞的主要表现。如何看待现代派艺术中的变形问题是评价现代派的焦点问题之一,变形的结果使作家笔下的人和世界,距我们的认识和习惯太远,其中的某些东西是读者和观赏者百想不得其解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作者的“白日梦”和心理变态的反映。一味追求变形,使得一些现代派作品越来越脱离群众,以至于成为少数人玩世不恭和游戏人生的工具,最后将导致艺术家创作生命的枯竭。

在讨论上述问题时最好有意识将作品融入进去,以利于学生更好理解。

(2)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时代的关系。

现代派(现代主义)的兴起无疑是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经历了世界大战浩劫的西方社会,出现了对传统理性秩序和价值观念的普遍怀疑,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危机,物质文明的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和不平衡,并形成了它的主题内容上的特征,即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全面扭曲和异化。

在这个小组讨论中,不应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探讨,也可以进行一些角色表演。角色表演往往是体验人物境遇和理解作品意蕴的有效途径。建议:讨论过程中穿插角色表演来体会《等待戈多》中荒诞派艺术特点及所表现的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由教师或学生提供事先搜集到的剧情资料。在表演中突出体会以下几个方面:作品中人与人关系的疏远与冷漠,人物言谈的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人物的举止行为缺乏理智、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无聊动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被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

一般说来,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表达方式的运用也不是绝对的,如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2.修辞手法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画、寓庄于谐、联想和想象,等等。

4.区别与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等。

总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第2个回答  2013-09-21
文学体裁的分类
文学作品一般以体裁分类。文学体裁就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形式,是组
成文学作品的要素之一。
文学体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对文学作品体裁的分
类也就不同。我国古代有人曾根据语句有否押韵,把文学作品分为韵文与
散文两个大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般采用“三分法”或“四分
法”分类。
所谓“三分法”,就是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它分为
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叙事文学包括神话、史诗、小说、叙事
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叙述故事,并塑造人物形
象。 抒情文学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它们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要
特色。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它通过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反映社会
生活、塑造艺术形象。
所谓“四分法”,就是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
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成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
大类。其中诗歌类包括抒情诗和叙事诗;散文类除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外,范围很广,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等,都归于此类;而
小说则成为独立的一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是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
用的分类法。
第3个回答  2013-09-21
训练口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