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和伏羲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最好有古代文献证明一下哈!!!)

如题所述

要看问的是哪个伏羲,中国至少有两个伏羲,一个是最早的太阳神:(有巢氏昊天伏羲);另一个是后世女娲的丈夫:(太昊伏羲氏青帝风昊);有巢氏伏羲和伏羲氏风昊这两人都是叫伏羲。如果指的是后一个的话两者就是同一人。

区别只不过(有巢氏昊天伏羲)是上古旧石器时期的中期大巢朝的君主,而(太昊伏羲氏青帝风昊)是中古新石器时期的初期太昊伏羲朝的君主。前者(有巢氏伏羲)的继承者是燧明朝的燧人氏和弇兹朝的织女氏,后者(伏羲氏风昊)和女娲氏风希继承的是弇兹朝织女氏的后代华胥氏。

有巢氏伏羲是约20万年前的人,伏羲氏风昊约一万年前的人,一个是旧石器时代而另一个是新石器时代。

扩展资料

大巢朝:君主有巢氏昊天伏羲,人王文明始祖,中国根系始祖,是中国上古皇朝时期人王文明的第一位人皇帝王。前期立都苍梧城,后期立都石楼城,远古时期约20万年-约5万年前,纪元为巢皇伏羲元年,一画开天创立了母系社会的原始儒教。

后因气候变异受禽兽攻击,从九嶷山以南的苍梧开始北迁,到达黄土高原山坡处后实行打洞、用石头、树枝挡住洞口的群居方式。大巢朝初期始将会打居住洞穴的有巢氏伏羲推举为皇,以洞穴群居为一户。大巢朝为旧石器时期的中期,大巢朝为母系社会时期。

男子以打猎和捕鱼为主,女子以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为主,禁止同族同辈男女通婚,群婚。大巢朝第一次诞生了以兽皮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原始华服,同时母系原始儒教文化作为人民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大巢朝由此开始进入三皇文明的兴盛时期。此朝人类为早期智人,具有成熟的智能。

伏羲氏,风姓名昊,字伏羲,又称羲皇,青龙文明始祖,中国人文始祖,华夏文明始祖之一,与娲皇风希并称中华始祖,是中国中古帝朝时期青龙文明的第一位先皇帝王。 距今9700多年左右生于成纪。相传太昊立都陈州城,建立了太昊朝,又名太昊伏羲朝(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

纪元为罗奉元年,以青龙为图腾,立朝78位君主传世2716年。太昊于罗奉元年(丁丑,西元前7724年)成为羲皇,颁布了《易经》创立了外儒内法的父系儒教,被尊为至圣先王(孔子是至圣先师)。

其妻风希(又名凤希)字女娲,于女皇元年(乙未,西元前7706年)继位成为了娲皇,被尊为儒教圣母。太昊朝一共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都以《易经》作为日常儒教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王圣教由此伴随着人民开始进入五帝文明的兴盛时期。

史载人文始祖太昊源于有巢氏伏羲,因有木德之瑞,故又号青帝。太昊的后代有炎帝、黄帝和蚩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因此形成了后世的炎黄子孙。

太昊是纯血缘伏羲氏族传人,他的祖辈是三任帝嬟移,母辈是四任帝师嬟。太昊生于师嬟二十二年(戊子,前7593),是纯血缘伏羲氏族的一位绝顶聪明的男子。当时的社会制度是以女人为尊,男人从属于女人。因此,各部落大酋长多数都是女人。

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的男人才能有资格被选为部落首领。太昊就是其中一个。公元前7569年,四任帝师嬟病死于宫中。师嬟去世后,族人推荐他即帝位,以癸丑年(前7568)为太昊元年。太昊娶五世女娲氏女子为妻,生有四子。

长子名重,次子名该,三子名修,四子名熙。这四个儿子后来都得到了太昊的重用。太昊执政时,提升葛天氏后裔木正勾芒(又作句芒)为天栋勾陈柱下史总官,拜为上相。改任长子重代替勾芒木正之职,主东方木星,龙星的观测。因为人们习惯于称木正为勾芒,便把重称作勾芒。

此后“勾芒”便成了木正官职的代名词。太昊任命次子该为金正,号蓐收,又称金天氏,主西方金星的观测。又以三子修和四子熙共主北方水星,号为玄冥,负责北方辰星的观测。太昊是伏羲女娲政权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史书上曾留有许多记录。

但由于天灾人祸的损毁,保留下来的很少,我们也只能从史书的引文和考古中获得少量的信息。太昊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卒于太昊四十二年(甲午,前7527),终年六十七岁。太昊执政时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太行山以东和山东半岛的山地。

《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国,东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里清楚地说明,当时伏羲女娲政权所统治的区域在中国的北方和东部。

而在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及西部高原,同时还活动着其它部族的中华人,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氏族联盟政权。太昊初都于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晚年时迁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昊伏羲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不是一个人,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太昊与伏羲并无任何瓜葛。荀子当生于战国之末,他在《正论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两名共见一书,自非一人。

刘歆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将伏羲与太昊相附而并称,推之于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后班固引之于《汉书》,后世史籍相继采从此说。

扩展资料

太昊,是上古华夏部族的祖先和首领,三皇之首,亦作大嗥、太嗥、风姓,号伏羲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定都汶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春秋战国前期的主要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也。”

伏羲(生卒年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传说其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29
在伏羲氏中,
第一位伏羲是“初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之中的“人皇”,又叫“泰皇”,也是与女娲结合的,燧人氏和华胥氏之子;
第二位伏羲就是“太昊伏羲”,他已经不是燧人之子了,而是伏羲氏族里的儿子,他是伏羲氏族的头领,伏羲氏族与女娲氏族是亲族关系;太昊伏羲是上古东夷的祖先和首领,是东方祖神,也是东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为春皇.
总之,女娲、伏羲是第一代伏羲,也是伏羲氏族的祖先,之后的太昊,是属于伏羲氏,故此有“太昊伏羲”一说,但,已经不是那位与女娲结合的“伏羲”了,而是他的后代。
宋·罗泌著《路史》和明·陈士元著《荒史》,虽也认定伏羲是华胥氏踩巨人迹所生,但却并不认为伏羲是燧人氏之子,所以才将伏羲列在距燧人氏很多代的无怀氏之后。如《荒史》载:“无怀氏没,太皞伏羲氏作。姓风,名方牙,一曰苍牙。风姓,是为春皇。包羲,亦号天皇,人帝皇雄氏。苍精之君也。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尝暨叔嫟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跧之。"
第3个回答  2013-09-17
是一个人伏羲(太昊)。
第4个回答  2020-02-20
①九黎蚩尤父亲排行老大,伏羲女娲取名“太昊”,“太昊”蚩尤父亲也。②神农炎帝父亲排行老二,名“天昊”。③轩辕黄帝父亲排行老三,名“少昊”。④堂兄弟:神农炎帝老大,九黎蚩尤排行老二,轩辕黄帝排行老三。 渺小人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