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有哪些自然或人文景观?

如题所述

截止2012年末,苏南地区入选世界文化遗产3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

1、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苏南段)。

2、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昆曲、古琴艺术(虞山琴派、金陵琴派、梅庵琴派)、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剪纸、金坛刻纸)。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和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扩展资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学: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董永传说、吴歌。

音乐:常州吟诵、太仓市的江南丝竹、古琴艺术(常熟虞山琴派、南京金陵琴派、南通和镇江的梅庵琴派)、天宁寺梵呗唱诵,玄妙观道教音乐,无锡道教音乐。

戏曲:昆曲、苏剧、锡剧、滑稽戏、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南京白局。

舞蹈:高淳东坝大马灯,溧水的骆山、大龙龙舞、竹马(蒋塘马灯舞)、小热昏 (常州)。

杂技:金坛抬阁。

传统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苏州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苏州制扇技艺、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苏州市桃花坞木版年画、常州梳篦、南京剪纸、金坛刻纸,苏绣、无锡精微绣、苏州玉雕、苏州光福核雕、无锡留青竹刻、常州留青竹刻、惠山泥人,苏州泥塑、苏州灯彩、南京和句容的秦淮灯彩、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

装裱修复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金坛封缸酒酿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平原地区的简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名闻天下的“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有1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4个国家级5A级景区,已建成中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

苏南主要景点有:

1、苏州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简称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2、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是一个世界著名景点,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之间,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无锡市灵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佛体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

3、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4、栖霞山

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古称摄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5、天目湖

天目湖位于常州溧阳市南八公里处,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  。天目湖为一东西窄、南北长的深水湖(水库),南部水深约4~5m ,北部水深约10~14m。

扩展资料:

苏南文化特点:

1、吴文化

吴文化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等,以春秋时期建都苏州的吴国为基本条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毗邻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为中心地带形成文化圈。

2、金陵文化

金陵文化以南京为中心,东晋至南朝的300年不仅使得长江流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也在中原主流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金陵文化,其显性特征是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可谓独树一帜。

3、戏曲文化

苏南地区代表性的戏曲有昆曲、常剧、锡剧、苏州评弹、南京白局、丹剧等,其中昆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世界19个国家入选)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方言文化

苏南的东部和中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大部分地区是吴语区,镇江下辖的丹阳市、丹徒区的东南部,以及南京下辖的高淳区亦使用吴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0
第一河川交错,水网密布,长江横穿东西4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690公里,西南部有秦淮河,北部有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通扬运河等。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和洪泽湖像两面大明镜,分别镶嵌在水乡江南和苏北平原。 江苏水产资源丰富,有广阔的海涂、浅海,东部沿海渔场面积达15.4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吕泗、海州湾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江苏也是全国河蟹、鳗鱼苗的主要产地。内陆水面2600多万亩,养殖面积近800万亩,有淡水鱼类140余种,已利用的有40多种。

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品种较多,已发现的有120种。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非金属矿产有硫、磷、钠盐、水晶、兰晶石、蓝宝石、金刚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陶瓷粘土;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银、金、锶、锰等。粘土类矿产、建材类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特种用途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优势。

第二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函数,文化变量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
向比较而言、、苏南的人文环境承载更重一些
三国时,苏南属吴,苏北归魏。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宋代属江南东路的一部分。
江苏地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从远古时代起,在江苏这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江苏境内就生活着丹徒“高资猿人”;在距今四万至一万年前,“泗洪下草湾人”、“丹徒人”、“溧水人”、“宜兴人”等远古居民,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从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炭化小米,吴县草鞋山文化跨越中发现的炭化籼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纤维织成的罗纹葛布线片以及“杆栏式”房屋建筑遗存,昆山千墩、吴县张陵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来看,江苏境内古人类创造的文化位居当时其他地区的前列。
江苏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春秋时期,吴、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闻名遐迩。吴王夫差特辟冶城于今南京朝天宫铸造宝剑。西汉时,苏北已开始牛耕。三国以后,南京曾为六朝古都,吴、东晋、宋、章、梁、陈皆建都于此,成为南方的经济文化重心。隋唐以后,全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大运河的开凿,淮北盐场的建滩,繁华的扬州城应时而起,成为东南财赋、漕运、盐铁转运的中心。唐、宋时期,“苏常熟,天下足”,江苏经济在全国举足轻重。宋、元之间,松江府的劳动妇女黄道婆,从海南岛学来的种植木棉和纺纱织布的技术,在苏州、松江一带广为传播,促进了苏南地区手工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南京等地,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祥地之一,在这些地区产生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阶级关系
与经济繁荣相适应,江苏又是文化发达的省区之一,历史上素享“人文荟萃”之佳誉。在江苏这块土地上,哺育过象华佗、葛洪、陶弘景、祖冲之、沈括、黄道婆、徐光启、五锡阐那样的杰出的科学家、技术家、发明家;产生过象顾恺之、米芾、米友仁、倪瓒、唐寅、祝允明及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和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入家”那样的著名的书画大家;《七发》的作者枚乘、“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昭明文选》的主编者萧统、南宋的大诗人范成大、《水浒》的作者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三言》的编辑者冯梦龙,这批大文豪的帮乡都是江苏;著名的地理学家顾祖禹、徐霞客,分别是无锡人和江阴人;江苏还出现过知名的史学家刘知几、赵翼,负有盛名的间韵训诂家王念孙、王引之、钱大昕等;著作宏富的爱国学者顾炎武是昆山人。南京人邓廷桢,在两广总督任上曾与林则徐一起,整顿海防,查禁鸦片,严厉打击来犯之敌;民族关天培,任广东水师提督时,支持林则徐禁烟,在穿鼻海的海战中重创英侵略军,又在虎门战役中与英军浴血奋战,直至为国捐躯。现代史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周培源,桥梁专家茅以升,散文家朱自清,诗人柳亚子,著名画家徐悲鸿等都是江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