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不够好而是自己不够优秀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第二性》
有一个女作家,她富有写作天赋,一头耀眼的红色头发,配上高挑的身材,一切都那么恰如其分。
明明如此优秀,但她总是在自我否定与伪装自己。她既是女作家琼·德拉科特,又是他人的妻子琼·福斯特,更是哥特小说的作者路易莎·K. 德拉科特……
在一次次伪装、自我内耗以及撕裂中,她终于崩溃了,只好通过“假死”来跟过去的自己告别与决裂。
这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经典长篇小说《神谕女士》的开篇,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似乎那个自我否定与内耗的琼,像是另外一个我,只不过我没有她那么有才能,那么漂亮,那么戏剧化的人生。你看,我又在自我否定了,哎。
但是,她的内心历程、困扰以及纠结,大抵几乎每个人女孩子都曾经历过,太熟悉了。
这是琼的故事,也是所有女人曾经、正在、即将经历的一切,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
1、原生家庭与母亲的影响,需用一生来治愈
琼之所以叫“琼”,是因为她母亲一心想把女儿塑造成像好莱坞琼·克劳馥一样漂亮苗条的女性。
但,琼小的时候却发胖了,跟她臆想中理想的女儿相差甚远。
因为“胖”这个特点,让琼吃尽苦头,老师让她在舞台扮演“舞蝶”换成“樟脑丸”。
比起琼,她的母亲更无法谅解女儿的肥胖,非要让琼减肥,让她节食,看心理医生,甚至对她偷偷用泻药。还对琼叽叽歪歪骂道,如果再不减肥,以后就不会有男人愿意娶她。
不满十岁的琼早就学会察言观色,感到社会对胖女人的恶意:“缺乏魅力的丰腴女人和瘦削女人都可能遭受折磨。事实上,前者更可能受到欺凌。”
其实,琼的母亲,婚姻并不幸福,对琼的养育更是充满怨恨。她曾对丈夫说:“又不是我想生下她的,又不是我想嫁给你的,依我看,我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琼是一个不被期待的孩子,似乎琼的降生,毁了母亲的人生。
正如琼所说的那样:“母亲是一个漩涡,一台黑暗的吸尘器,我永远无法令她快乐。我也无法取悦任何人。或者我应该停止试图取悦别人。”
再后来,琼无法忍受母亲的神经质以及令人强势的窒息,选择了离家出走。
女人啊,一生都在被告知如何优雅,如何苗条,如何像个女人一样生活。琼的不自信源于她的原生家庭不幸福,更源于母亲的怨恨与强势,没有给予女儿足够的安全感。
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特别是女孩子。
2、男人真有意思,你强了他受不了,你弱了他欺负你
成长是一件很疼痛的事情。
历经磨难,长大后的琼凭借毅力减肥成功,但却遭遇他人的“扫视”,这让她惶恐不安。
后来,琼继承了姑妈的遗产,去了英国,认识了保罗,谈起了恋爱,并开始同居。受保罗的影响,琼开始写哥特小说,一开始两人相处融洽,但后来琼的稿费渐渐超过保罗时,两人关系恶化。
保罗开始处处挑刺,诋毁琼作品,还指责她不忠,甚至开始虐待她。
也许在保罗潜意识里,他就不能接受女人比他强的事实,你强他受不了,这样会让他失去男人对女人绝对的权威与控制吧。
再后来,不堪重负的琼离开了,还遇上了第一任丈夫阿瑟。
与保罗相处的经历告诉她:男人自尊心很强,不能接受女人比他强。
因此,琼就隐藏了自己写作哥特小说的经历以及丰厚的稿费,就连后来她的诗集《神谕女士》出版并大获成功,她一开始也不敢告诉阿瑟,害怕丈夫因此离开她。
后来实在瞒不住了,琼告诉了阿瑟自己的书出版,并被邀约上电视。对此,阿瑟没有为琼取得成就开心,而是面露愠色,慢慢开始疏离琼,似乎琼“犯下了不能明言的无可原谅的错误。”
因为比丈夫强,比丈夫赚钱多了,这段关系开始失衡、恶化,无可挽救。
在这个“女人的头发比她有没有才华更重要”的社会,女性就被困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
但琼做错了什么?她不过是因为比丈夫优秀罢了,而不是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听话、乖巧、漂亮、好掌控”的家庭主妇。
在跟保罗和阿瑟这两段感情里,琼开始慢慢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尝试逃离这些扭曲的亲密关系。
于是,她策划了自己的“假死”,告别这一切。
3、社会凝视的影响与震慑
在我们生活中,女人常遭遇“社会凝视”的影响与震慑。
别人似乎什么话也不说,凝视你一眼,你就不由自觉开始不安,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甚至做不到“完美女人”而感到羞愧与厌恶。
想起俞飞鸿曾说过,她从小不懂如何发怒 ,一直压抑自己。直到留学第三年,她在斑马线差点被车撞到,她生气踢了对方的轮胎,发泄一通,表达自己的愤怒。
“这是我一生从来都做不到的事情,感觉自己重获新生”,俞飞鸿这样感叹道。
其实,对女人而言,学会自我接纳很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讨好任何人,更没有必要时刻自省、自我否定以及自我厌恶。
《神谕女士》中琼的母亲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奉献了一辈子给家庭,但依旧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女儿更是成为她人生的最大败笔。
也许琼的母亲,一直都不能做自己,压抑着天性来让自己成为一个“优雅得体”的女人,按照世俗规定一样把家庭视为自己的事业,但很可惜的是,她的家庭也经营不好。
她的不安、焦虑、愤恨,无形中影响着琼,让这种女人特有的自我否定与自我厌恶代代相传,挺可悲的。
女人被被教导成为“正常的女人”,不敢言不敢怒,永远温柔微笑,甚至连哭都需要像梨花带雨一样好看,把家庭与男人放在第一位。
如果做不到,那她就不是一个好女人。
当你意识到没有必要为“社会凝视”过度规范与要求自己,没有那么多“女人就该如何如何”的条条框框,人生也许就有更大的可能性。
卸下重担,大步往前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1
别人对你好,不一定是因为真的喜欢你。别人讨厌你,不一定是因为真的讨厌你。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做好自己就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