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火是怎么形成的

如题所述

凉火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就是上焦火下焦寒。这种情况就带有上火和手脚冰凉的现象。去该病状的原因可能是心肾不交导致的,也有可能是体质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多锻炼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然后可以多注意一下饮食规律。不能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不能太过劳累,要劳逸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1.寒热是怎么引起的

邪入少阳寒热往来:伤寒太阳病不解,邪传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外邪入侵,邪正相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故见寒热往来。

外感疟邪寒热往来:病由感受疟邪所致。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如(医宗必读):“疟疾多因风寒暑湿,天之邪气所伤”。

湿热郁阻三焦寒热往来:本证为湿温病邪热湿浊留恋三焦,伏留不解。三焦气化失司,出现寒热起伏,胸脘痞闷,腹胀,溲黄短赤,苔腻等韫热交阻上、中、下三焦的症状特点。治宜分消走泄,宣展气机,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味。本证与上二证不同,邪入少阳以寒邪为患,属伤寒;外感疟郛以疟邪为患,属疟疾;率证以湿热为患,属湿温病。

2、寒热有什么症状

寒热在临床上是重要的全身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询问病人的寒和热的不同表现,可为确定病证的寒热、表里、虚实提供依据。在临床上,热的不同表现可有高热、低热、潮热和五心烦热等,寒的不同表现有畏寒、恶寒、寒战等,寒热并见者有恶寒发热、寒热往来等,而身热肢冷则对寒热真假的辨证极为重要。

3、寒热如何治疗

3.1、方药

半夏泻心汤:姜半夏12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6g,党参15g,陈皮12g,茯苓15g,延胡索10g,白芍15g,海螵蛸15g,建曲12g,佛手10g,蒲公英15g,甘草6g,大枣枚。

3.2、方解

方中党参、茯苓、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助其健运;陈皮、茯苓、 佛手、建曲理气健脾,消食和胃;干姜、姜半夏辛温散寒,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清泄,以除热邪;延胡索、佛手疏理气机,止痛;白芍养阴缓急,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以除幽门螺杆菌;海螵蛸制酸和胃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上药配合,共成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理气和胃之剂。

寒热如何护理

1、外感恶寒应全身保暖,身上多穿衣物,床上多盖被子,或用热水袋取暖,如果恶寒后还发热,就应取下热水袋,适当减少衣物。

2、因输血、输液等反应引起恶寒,除加衣服、被子外,还应立即报告医生。

3、高烧患者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或适当喝些鲜果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