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完成我们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00字左右

1、处理好国际关系:

要协调好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关系,共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不应轻率地引发贸易摩擦。

2、要推动内需:

要在广阔内需基础上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要利用广阔的内需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

3、要转变产业结构:

将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结合起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抓住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4、要提升技术实力:

要通过技术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设等,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中国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线”两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和地位。

5、要懂进退取舍:

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减速现象,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甚至逆转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中国要韬光养晦,在修炼好内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抓住下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经济全球化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应该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 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首先,要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其次,要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
(二) 确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尽快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 (三) 研究和实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和生产力的分配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更大的动态的调整,我国必须做出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其中要着重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比重。
(四) 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根本转变、逐步实现法治的时期,因此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本国法律保障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加紧修补和完善我国有关涉外经济法规,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的法制环境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五) 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当前,我国尤其应该注重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区域合作,注重加强与APEC的经贸联系。要善于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把进入区域化的APEC作为我国进入全球化的一个“试验场”和“练兵站”。综上所述,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参加经济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中国应该采取切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正确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保持特色,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和平等。善于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才能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