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让我们少喝汤,多喝汤有什么危害呢?

如题所述

这样喝汤,将亲手毁掉你的肾

很多人煲汤的时候,都追求一个“久”字。

认为煲汤的时间越长,食物中的营养和精华溶出得越多,汤就越有营养。

比如,广东人最爱喝的老火靓汤,通常要“煲三炖四”,即煲汤3个小时,炖汤要4个小时。

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且不科学的!

第一,不管你煲多久汤,汤的营养都比不上“汤渣”。

汤的主要成分是水,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可以说营养少得可怜。

有人作过实验:

用鱼、鸡、牛肉等含高蛋白原料的食物煲汤,虽然煲数小时后,汤看上去已发白,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也就是说,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炖汤的材料中。

其实,这些汤之所以看着发白,是因为脂肪含量高。

脂肪乳化,汤看起来就会白白的,脂肪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出现奶白色。

所以,你看到的乳白色的鱼汤、肉汤、骨头汤…….其实都是含有很多脂肪的汤。



第二,煲汤时间越久,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越高。

有研究发现,煲汤时间的长短对汤品中亚硝酸盐(致癌物)的含量有影响。

超过4小时,随着煲制时间的延长,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增加,煲制超过6小时的汤就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煲汤时间越长,汤里的嘌呤含量也会越高。

这嘌呤可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它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通过肾脏代谢,如果肾脏代谢不了,就会导致血液里的尿酸增高。

尿酸一高,就容易引起痛风,对肾脏也会产生损害,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肾衰竭



所以,不要过分迷恋老火靓汤,这种汤喝多了,不养生反伤身。

那么问题来了:汤煲多久为好呢?

一般建议,肉类汤煲1个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2个小时;鱼汤则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

另外,不要只喝汤,汤渣也要吃,毕竟大部分营养都在里边。

还有,如果你是以下5类人,那最好少喝或不喝火汤。

    高尿酸和痛风人群

汤中嘌呤含量较高,特别是用海鲜、肉类、蘑菇、动物内脏等食材煲的老火汤,容易升尿酸,引发痛风。

    “三高”人群

很多汤都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三高人群喝多了,会加重病情,所以最好喝清淡一点的汤。

    肾不好的人

汤中嘌呤和磷含量都比较高,这两种物质对肾都不太友好。

嘌呤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血尿酸的升高,引起痛风性肾病。

磷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于肾不好的人来说,喝了含磷较

多的汤之后,就会“雪上加霜”。

    肥胖人群

肉汤中的脂肪含量一般都比较多,很多了更容易发胖,所以最好喝清淡的蔬菜汤。

    胃不好的人

胃病尤其是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吃浓肉汤、浓鸡汤泡饭,这些汤中含氮浸出物会刺激胃酸的分泌作用,使病情加重。

除了要少喝老火汤外,还有一种汤和水也要少喝,因为特招癌!

这种汤、水喝多了,癌症会找上门

一碗汤、一杯水端上来,经常会有人叫你趁热喝,认为喝进去更暖胃暖身。

虽然是一片好心,但却妥妥办得是坏事~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已有动物实验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也就是说,如果汤、水的温度超过65℃,喝了是有致癌风险的。


因为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的黏膜很脆弱,对温度很敏感:

    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

偶尔的烫伤,黏膜还可以自我修复。但若经常如此,就会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诱发癌变。

所以,热汤、热水,最好先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就再喝。

3件喝汤纠结事,一一给你讲清楚

1、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

这两者并没有哪一种更健康的说法。

具体到个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需求调整。

比如,对于想减肥的人,则建议在饭前喝汤“垫垫底”,可以减少总的食物摄入量,对体重控制有益。

瘦人则相反,若想适当增加体重,可在饭后喝汤,但也要适度。

而如果是平时消化功能欠佳,容易感到胃胀、胃液分泌不足的人,就不适宜饭前喝汤,否则胃液被大量的汤水进一步冲淡,更不利于消化吸收。


2、边吃饭边喝汤、汤泡饭,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有说法称吃饭时喝汤会冲淡胃液,导致消化不良

事实上,虽然汤水可能会降低唾液的浓度和稀释部分胃液,但是它对胃肠道消化液的影响很小。

只要不大量喝汤,边吃饭边喝点汤没啥问题。

至于汤泡饭,则最好不要经常这么吃。

俗语说“汤泡饭,嚼不烂”。饭和汤水混在一起,食物在口腔里还没来得及细细咀嚼就滑下去了,没有充分的咀嚼,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3、隔夜汤,能喝吗?

最好不要喝。

汤放在冰箱一夜之后,汤内的物质会发生变化,嘌呤含量更高。

肉汤实质是肉汁,在实验中,肉汁用来做培养基,很容易滋生细菌,即使煮沸后再喝,汤中也会含有毒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1
喝汤也是有讲究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如果放任、随意喝汤很有可能会带来致命的风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痛风人群:忌喝肉汤。2、高血压人群:控盐控油。3、肥胖和高血脂者:喝汤前先撇油。4、胃酸多:不要空腹喝汤。5、糖尿病:慎喝甜汤。胆囊炎患者:忌喝浓汤。
第2个回答  2021-03-01
空腹大量喝汤有可能会冲淡胃黏膜,而且在喝汤的时候很快就会被汤水灌满,长期以往就有可能会导致得不到五谷主食的滋养,在吃饭之前喝汤最好不要超过一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丰富多样,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第3个回答  2021-03-01
当你大口大口的喝汤的时候,就等于是在大口大口的喝嘌呤。当嘌呤到了你的肚子里变成了尿酸,过高的尿酸,很容易让你产生痛风。
第4个回答  2021-03-01
汤里面食盐的含量比较高,喝多了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除此之外,汤里面的脂肪含量也不低,经常喝会长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