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31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旗,满语为gūsa(汉译固山)。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奴儿哈赤所制定。奴儿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如“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如“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1644年吴三桂引入,赶走刚刚取代明朝的大顺(暨李闯王),建立大清。

1601年(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奴儿哈赤将原来牛录这一临时性的生产和军事组织,根据战争的需要,改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规定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亦称“佐领”),每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亦称“参领”),每五甲喇设一固山(gūsa,即旗)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设有四旗,各旗以纯色作区分,分别是:黄、红、蓝、白。故称为“正黄旗”等。四年后又增设四旗,并在原纯色周围嵌上其它颜色,称为镶黄、镶红、镶蓝、镶白。故合称八旗满洲。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日本学者中山八郎认为,“八旗成立当时是五、六万乃至十万内外;入关前后的兵力为二十五万。”

正黄旗 : 上三旗。
【清末时兵力】:92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力(八旗中最多人口)
【总人口】:约15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纳兰性德(康熙帝宠臣)、索尼(重臣)

正白旗 : 上三旗。
(最初是下五旗、顺治帝初年、多尔衮统领后编入上三旗)
【驻防时分配地区】: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时兵力】:86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婉容、荣禄、曹雪芹

镶黄旗 : 上三旗。
【驻防时分配地区】: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南部
【清末时兵力】:84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孝和睿(嘉庆帝的皇后)、慈安等

正红旗 : 下五旗。
【驻防时分配地区】: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时兵力】:74个佐领、兵2万3千
【总人口】:约11万5千人
【其中著名人物】:和珅(乾隆皇帝旁的奸臣)

镶红旗 : 下五旗。
【驻防时分配地区】: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时兵力】:86个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珍妃(光绪帝宠妃)

镶白旗 : 下五旗。
【驻防时分配地区】: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时兵力】:84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 阿桂、善耆(肃亲王)

正蓝旗 : 下五旗。
(最初为上三旗、正白旗提升后降格为下五旗)
【驻防时分配地区】: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
【清末时兵力】:83个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2万6千
【总人口】:约13万人
【其中著名人物】:崇绮(1864年状元。戸部尚书。同治帝皇后阿鲁忒氏之父)

镶蓝旗 : 下五旗。
【驻防时分配地区】: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
【清末时兵力】:87个佐领、1个半分佐领、兵2万7千
【总人口】:约13万5千人
【其中著名人物】:侯宝林(相声艺术家)、慈禧太后(咸丰帝贵妃)、肃顺(辛酉政变处死的户部尚书)

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又将归附的蒙古人编为蒙古八旗;崇德七年(1642年)将归附的辽东汉人编为汉军八旗,与八旗满洲构成了清朝八旗的整体,共二十四旗,满洲八旗子弟是八旗中的精英。入关以后,八旗分驻各地,这一制度直到清朝灭亡后废止。所以满族人一般自称为“旗人”,意思是在八旗中任职。

入关前满人子弟充兵丁作战是光荣,掳掠财物奴隶则归兵丁所有,作战掳掠奴隶即可上升为奴隶主阶级。清朝建国后,正规军由八旗和绿营(吸纳的汉人军,人数远高于八旗)组成。清军入关前,八旗兵不畏艰苦,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强悍善战的程度令明军畏惧不已。当时有人这样称赞八旗兵:“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但由于八旗入关之后,享有种种政治、经济特权,其子弟贪图享乐、军纪败坏,立即迅速腐化。清朝占领北京后,禁止掳掠,顺治十二年(1655年),户部尚书陈之遴指出,“远涉数千里,长征一二年。出兵之时,买马置械,措费甚难。凯旋之日,马倒器坏,又须买补。满兵月粮几何,堪此重费。”[3],日后马匹器械改由朝廷专设机构喂养和制作,八旗骑兵粮饷,相当于七品官的俸禄。随着八旗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在三藩之乱中,清军就是以绿营为骨干。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役中,八旗军力已大不如前,康熙十三年正月,宁南靖寇大将军勒尔锦1.1万余骑节节败退,孙延龄、耿精忠亦先后反,云、贵、川、湘、闽五省尽为吴三桂所有,清廷局势极为不利。幸好此时吴三桂选择与清廷隔江而治,战局不致恶化,双方形成隔江对峙。六月至九月间,清廷出兵5路增援前方,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反,京师已无八旗主力可调。清廷只好延用汉籍将领,以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情势逐渐好转。康熙十六年五月,尚之信、耿精忠、王辅臣相继投降。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吴三桂病死。康熙十八年湖南全境平定。全国统一之后,八旗子弟和八旗兵更加骄纵,无恶不作;不仅军纪败坏,吸毒聚赌,敲诈勒索,甚至欺男霸女,蹂躏百姓。到了乾隆阅兵时,所见已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4]。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农村彻底破产,随着割地赔款,白银外流,天朝已经无力供养八旗子弟,有大批旗人沦为乞丐,俗称“黄杆子”。

建制
固山:满语 gūsa 之音译,意为“旗”,即八旗制度中最大的组织单位。
甲喇:满语 jalan 之音译。意为“段”、“节”,为固山额真与牛录额真之间的环节官员。
牛录:满语 niru,作“大箭”解
额真:满语 ejen,作“主”解
梅勒:满语 meiren,原意是“肩”,有两边、副手之意。

京城禁旅八旗
清朝为了以较少的八旗兵丁有效控制全国,采取了“居重驭轻”,重点配置的政策。北京是统治的中心,也是八旗驻扎的主要地点,以后为了镇戍地方,将一部分旗兵陆续派往全国各地驻防,于是形成“禁旅”与“驻防”的区别。

禁旅八旗,又称京旗,分左右翼驻扎北京城内。

左翼四旗,镶黄旗在城东北,驻安定门内,依次而南为正白旗,驻东直门内,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

右翼四旗,正黄旗在城西北,驻德胜门内,依次而南为正红旗,驻西直门内,镶红旗驻阜城门内,镶蓝旗驻宣武门内。

京旗各佐领在行政上归本旗都统管辖,但在军事系统上,又按照兵种,将前锋、护军、马甲、步甲独立编营。其中,骁骑(马甲)营、护军营、步军(步甲)营均按旗分设,前锋营按左右翼分设。护军营与前锋营平时警卫宫禁,皇帝外出时扈从行营,是八旗兵的精锐。以后陆续增设虎枪营(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火器营(1691年,康熙三十年)、健锐营(1749年,乾隆十四年)、善扑营、神机营(火枪)为特殊兵种。

清代禁旅八旗的兵额是保密的。顺治年间约有8万,乾隆年间为10万余人,清末增至12万余人。禁旅八旗以满洲八旗为主,遇有战事,派出作战,战毕撤归京师,为清朝基本的军事力量。

各地驻防八旗
八旗驻防制度开始于顺治朝,发展于康、雍两朝,迄乾隆朝始告形成。顺治年间,各地驻防仅15000余人,康熙、雍正年间渐增至90000余人,清中叶达10万余人。从此,驻防八旗兵额大体与京旗持平,这种状况一直延至清末。

康熙至乾隆年间,八旗在东北的驻防地由15处增至44处,在各省驻防地由9处增至20处,乾隆年间在新疆新设8处。其中,配备在京畿和东北的兵力,约占驻防八旗总数的一半,而东北的驻防八旗又占畿辅地区以外驻防八旗的半数以上。东北并未配备绿旗汉兵,说明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自己的“发祥地”。相比之下,内地各省八旗驻防,一省不过1—3处。其中又以长江以北较多,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处未设驻防。内地军事戍守的任务,主要由60余万绿旗汉兵担任,八旗驻防起监视作用。八旗兵丁屯驻在全国70余处重要城镇和水陆冲要,根据需要各设驻防将军、都统、副都统,或只设城守尉、防守尉为其统领,他们成为清朝控制全国的重要力量。

清世宗说过:“驻防之地,不过出差之所,京师乃其乡土”。驻防各地的兵丁,最初是从京旗各佐领派拨的,并由这些来自不同旗、佐的兵丁,在驻防地组成新的佐领。但他们的户籍,仍隶属原旗原佐领。所以在清初一段时间里,驻防旗人仍把北京作为他们的故乡。随着驻防制度的固定化,驻防旗人的户籍虽然仍隶属原旗都统衙门,与本佐领的关系却逐步削弱,并在驻防当地形成新的旗人群体。

八旗驻防制度的实施,使满族的分布进一步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分散在全国各地——南至广州、北抵瑷珲、西迄伊犁,最集中的地方则是北京城内外和畿辅。

常备兵制度
清朝定都北京以后,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军事力量,确立起八旗常备兵制。

入关前满洲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农”,实行的原是兵农合一的体制。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对兵丁拣选、兵种、俸饷逐一规定,形成一套完备的军事制度。

规定兵丁拣选之法。八旗的基层单位佐领是按人丁编设的,清代佐领丁额屡有变化。努尔哈齐定每牛录(佐领)壮丁300人,皇太极时改为200人,入关初沿用此制。康熙时满洲佐领总数增加,但每佐领的标准丁额却缩减为100人,干、嘉年间又改为150人。其实,这些都只是官方字数上的规定,具体到每个佐领,由于在人员构成、隶属关系上存在种种差异(佐领有公中佐领、勋旧佐领、世袭佐领等差别),壮丁数额相差是很悬殊的。

各佐领兵丁名额都有明文。据康熙《大清会典》卷八一载:京旗满洲或蒙古佐领设

前锋2名
亲军2名
护军17名
拨什库(领催)6名
马兵(马甲,又称骁骑)40名
步兵拨什库(步军领催)2名
步兵(步甲,又称步军)18名
铁匠2名,共89名
汉军佐领,设

拨什库4名
马兵30名
步兵拨什库2名
步兵12名,共48名
以后,各佐领兵额与所设兵种又有所调整。
第2个回答  2017-06-18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第3个回答  2011-06-10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极天聪三年(1629)时,已有蒙古二旗的记载,称为左右二营。八年改称左翼兵和右翼兵。九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为蒙古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汉军单独编为一旗,据考证是在天聪五年正月(一说天聪七年)。皇太极崇德二年(1637)分汉军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为四旗,七年正式编为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同。从明万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组织三个部分二十四旗的组织建设,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满洲、蒙古、汉军三个部分。
上三旗与下五旗八旗又有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别。顺治七年(1650)底多尔衮死后,清世祖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此后终清未改。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务,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清世宗雍正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贝勒对各旗的控制,严格区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俗称外佐领)和府属佐领(俗称内佐领)的隶属关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领,实际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诸王及贝勒仅能控制其府属佐领。又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以为兵。实际上,清代兵有常数,饷有定额,随着满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并非所有满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后来披甲的人数占满族人口的比例愈来愈小。清太祖、太宗时期,八旗组织有较快的发展。入关前满洲八旗共309个佐领,又半分佐领18个;蒙古佐领117个,又半分佐领5个;汉军佐领157个,又半分佐领5个。八旗满、蒙、汉佐领共583个,又半分佐领28个。清统治全国之初,由于统一全国的战争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斗争,满洲八旗发展迅速。康熙时满洲佐领达到669个,嘉庆时增加到681个。此后维持在这一水平上。蒙古佐领顺治时增加11个,康熙时又增加76个,雍正二年(1724)定制为204个。八旗制度建立时有蒙古人编在满洲八旗内,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领35个,又半分佐领2个,编在满洲八旗下。顺治十五年有汉军佐领206个,又半分佐领3个。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个,又半分佐领1个。雍正十二年定制为270个。此后,因八旗生计愈来愈困难,一部分汉军出旗为民。乾隆五十五年(1790)汉军佐领减少到266个。此后终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额数,清末光绪、宣统时,实存职官约6680人,兵丁12万人。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时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八旗兵无论满洲、蒙古或汉军,均以营为单位,由都统及副都统率领,称作骁骑营,用于驻防或征战。并有炮营、枪营、护炮藤牌营,附属于汉军骁骑营。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聪时期定王公爵止于贝勒,崇德元年始走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九等。顺治十年(1653)增奉恩将军为十等。亦有异姓封王、公、侯、伯、子、男的,但汉人甚少。清代世职,太宗时与官名本多相同,顺治四年成为荣誉称号。乾隆元年定民爵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壮丁原则上三年编审一次,分正户、另户、另记档案及旗下家人等。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第4个回答  2022-11-14
八旗是什么意思如下:
其实固山就是旗,它分为红、黄、蓝、白四种颜色,有着管理政治、经济、军事的职能,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亲戚。
后来,满清不断壮大,人口不断增加,在1615年,努尔哈赤把四个旗扩大为八个旗,也就是除四个纯色旗再外,再加上四个镶边旗,分别是正红旗、镶红旗,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
八个旗囊括了所有满人的人口、军队、财富,它其实就是满清的政治制度,和汉人的郡县制意思差不多。
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实就是分封,旗员必须遵从旗主,而旗主必须遵从大汗。大汗是从旗主中选举出来的,一旦大汗不被大家所认可,八个旗主就可以投票把他废除,从而另选他人接替。这就是满清的八旗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