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字是秦人取名常用而现在不会再用的?

如题所述

有哪些字是秦人取名常用而现在不会再用的?

在历史上你知道有哪些字是秦人取名常用而现在不会再用的吗我们一起来聊聊看吧。

中国人对于姓名就极其看重。古人认为,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包含了一个人全部的信息,从生到死,一个人所有的事迹、功勋都靠着一个姓名来记录,是沟通古今往来、天地万物的枢纽,因此古人对于姓名是极其看重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汉字更是文化中的一大瑰宝,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包含着数不尽的意味。在封建时期的中国,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是十分信仰文字的寓意的,包括吉凶、期许和祝福等等。在我们的汉字里有这么一个字,此字很常见,古代却只有3人拿来取名,1400年过去,无人再用。

从周朝的时候开始,古人就已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起名规则,当然这个时候“名”跟“字”是分开的,《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也就是一个人的名是自幼就要起好的,避讳分为四种,对帝王、对长官、对圣贤以及对长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帝王的避讳,又叫“国讳”,不仅仅是帝王的名讳,有些时候皇后的名讳也是需要的。公元25年,刘秀东汉称帝,在这段时间里,秀才一词为了避讳改名为茂才,这就是十分经典的避讳。而最早出现的是“氏”。上古时期人类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候,为了保证族群的延续,掌握了生育资源的女性成为了部落的中心,此时构建起来的部落就需要一个专门名称,于是“氏”就这样出现了,譬如先有轩辕氏再有黄帝,先有神农氏再有炎帝,因此我们至今还是说“氏族”而非“姓族”。

后世虽指责秦人野蛮、贪婪、刻薄寡情,但这只是秦文化的一个方面,而非全貌。在秦国,寓有道德伦理、吉祥富贵以及崇文尚武的名字比比皆见。如“义”(张义)、“忠”(左忠)、“信”(闾民信、李信)、“贤”(韩贤、毕贤)等伦理道德概念,频频出现于秦人的名字中。这表明忠孝仁义等伦理概念并非儒家“专利”,即便在法家文化浓郁的秦国,东周末年,王室衰微,各地诸侯纷纷崛起,诸如孔子、老子、孟子等等先贤大家的思想看影响力越发深重,原本仅仅掌握在王室少数人中的、用以教化统治平民的礼乐制度开始发生崩坏。

古人不仅名字取的时间有讲究,身份有讲究,连所用的称呼也有讲究。六国对秦国的偏见,的确是由于底蕴造成的,由于秦国偏安一隅,一直没有得到太多的文化发展机会,更别说遵循周礼那一套,因此才显得格格不入,包括起名这事也是一样的,却国并没有严格遵守中原人的起名规则。历代秦王之中,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譬如秦共公叫做“嬴稻”,按照周礼来说,以“稻”这种作物作为名字,本身就是有失身份、不合时宜的。另外秦厉共公叫做“嬴刺”,听起来也是充满血腥和兵戈气,也是不吉利的。另外还有秦惠文王叫“嬴驷”,“驷”也是跟牲畜搭边的,而秦武王叫做“嬴荡”,就更加令人瞠目结舌了.

经过以上大概的了解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8
刺、稻、驷、荡、青肩。这些字以前都常用。其实有不好的意思,也有描述身体缺陷的字,现在基本上是不会作为名字的。
第2个回答  2021-05-08
秦国,寓有道德伦理、吉祥富贵以及崇文尚武的名字比比皆见。如“义”(张义)、“忠”(左忠)、“信”(闾民信、李信)、“贤”(韩贤、毕贤)等伦理道德概念,频频出现于秦人的名字中。总而言之,中国人起名字,非常讲究。名字或者寓意健康、美丽、吉祥,如“刚强”“健强”“艳丽”,或者反映时代特征,如“建国”“援朝”“跃进”“卫东”等。
第3个回答  2021-05-08
辽,孔明,操,嬴,姬,这些字经常用在秦人的名字里边,但是现在的人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用到这些词。
第4个回答  2021-05-08
班超,苏武,这些词对于古代来说都是非常常见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人用,因为可能是历史的淘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