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学/法律上,“开玩笑”属于什么行为?

如题所述

民法上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不真实。分为有意的不真实(真意保留、戏谑行为、虚伪表示、隐藏行为)与无意的不真实(重大误解)。所谓"有意的不真实",指表意人于表意时知道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反之,表意人于表意时不知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的,则为"无意的不真实"。
因此,若是“开玩笑”,则可能为真意保留、戏谑行为、虚伪表示即双方虚假行为。
1.真意保留。又称单独虚伪表示,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而表示与其真意不同之意思的意思表示。真意保留的构成要件为:①须有意思表示;②表示与内心真意不一致;③须表意人明知其表示与真意不符。真意保留的效力:①原则:有效。②例外:其不一致为相对人所明知者,无效(注意:此点对结婚不适用)。但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戏谑行为。谐谑行为是真意保留的一个变种,但法律效果截然不同。戏谑行为的要件:①表意人的意思表示属于真意保留;②表意人有理由期待,其不一致的意思表示不至于被对方误解(即:有正当的理由期待对方正确理解自己的意思,明了自己内心的真意)。戏谑行为的法律效力:①戏谑行为的意思表示一律无效(无论相对人是否信以为真)。②若相对人对戏谑行为信以为真,戏谑者(依照诚实信用原则)有义务不迟延地向对方澄清误会,避免对方遭受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
3.虚伪表示。又称"双方虚假行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虚伪表示要件:①须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否则不能形成"通谋");②须表示与真意不符;③须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所谓"通谋",指表意人与相对人互相故意为非真意的表示。虚伪行为的效力:①在当事人间,因当事人无受其拘束的意思(无法效意思),故虚伪表示无效。换言之,虚伪表示之当事人一致的意思就是该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当然应无效。②虚伪表示的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答案如上,望采纳。如有问题欢迎追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02
如果是轻的,则可以从轻处理,如过重,要判处诈骗罪,处3一7年徒刑
第2个回答  2013-10-02
开玩笑:属于事实行为。即不具有法律评价意义的行为。
要区别于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这三者的差异,有兴趣可以另行百度。
不扩展解释给你了。详论够写本书的。
PS:任何行为都要有一个“度”,如果你主观认为是开玩笑,但没控制好“度”,
在客观上给他人造成精神伤害,那就转化成侵权行为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