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钢筋水平筋为直径10的,其上暗梁的腰筋能否配置直径为10的钢筋?

如题所述

端部纵筋◆ 墙肢每端的竖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2或2φ16,该处对应的拉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250mm)(《砼规》10.5.8)◆ 非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端部构造配置不少于4φ12的纵筋,沿纵筋配置不少于直径6mm、间距250mm的拉筋(《高规》7.2.17/5)————同上条◆ 纵筋搭接长度:≥ laE 和 la(抗震和非抗震)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一般剪力墙:◆ 最小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时,0.25% ;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0.20%◆ 间距:≤ 300mm;直径:≥ 8mm,但 ≤ 墙肢厚度的1/10◆ 以下特殊部位的剪力墙的分布钢筋应加强,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kot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 端开间的纵向剪力墙 端山墙◆ 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973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应适当加强(《砼规》10.5.9)◆ 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搭接接头间距:同排水平分布筋搭接接头之间的水平净距 ≥ 500mm上、下相邻水平分布筋搭接接头之间的垂直净距 ≥ 500mm搭接长度:≥ 1.2 laE 和 1.2 la(抗震和非抗震)◆ 竖向分布钢筋搭接搭接接头间距: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 1.2 laE 和 1.2 la(抗震和非抗震)拉筋◆ 间距不应大于600mmkn直径不应小于6mm(一般取为φ6@600)◆ 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一般取为φ6@400)◆ 构造边缘构件阴影区域内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砼规》11.7.16)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一、二级抗震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 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范围:一、二级抗震的剪力墙其他部位的墙肢端部三、四级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全部部位的墙肢端部◆ 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内,若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下述的规定值,可按构造边缘构件设置(《抗震规范》6.4.6/1)(《砼规》11.7.4)—— 一级抗震(9度)0.1、一级抗震(8度)0.2、二级抗震0.3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配箍特征值λv按下表取用,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lc取下表数值、1.5 bw和450mm的最大值项目 一级(9度) 一级(7、8度) 二级λv 0.20 0.20 0.20lc(暗柱)0.25 hw 0.20 hw 0.20 hwlc(翼墙或端柱)0.20 hw 0.15 hw 0.15 hw(说明:,hw为剪力墙墙肢长度)◆ 当有端柱、翼墙或转角墙时,lc ≥(翼墙厚度+300mm)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300mm)(《砼规》11.7.5 / 1)◆ 翼墙长度不得小于其厚度的3倍,端柱截面边长不得小于墙厚的2倍,否则视为无翼墙或无端柱◆ 竖向钢筋的配筋范围不应小于图中阴影面积,一、二级抗震时分别不应小于6φ16和6φ14,且分别不应小于阴影面积的1.2%和1.0%(一般来说,端部纵筋配置在阴影范围内,阴影范围之外、lc范围之内部分的纵筋按竖向分布钢筋配置)◆ λv要求的箍筋范围为图中阴影所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一、二级抗震时,箍筋间距分别不应大于100mm和150mm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见上图,最小配筋率应符合下表规定底部加强部位......余下全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如果暗梁没有表明腰筋,就是剪力墙水平筋通过
第2个回答  2013-09-2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7. 2.27 连梁的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梁顶面、底面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均不应小于600mm。
2
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第6.3.2条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构造要求;非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
3
顶层连梁纵向水平钢筋伸入墙肢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
4
连梁高度范围内的墙肢水平分布钢筋应在连梁内拉通作为连梁的腰筋。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其两侧腰筋的总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其中第4条说的很明白,水平筋拉通作为连梁的腰筋。对直径要求最小是8mm,所以配置直径为10的没有问题的,跨高比小于等于2.5的还需要满足0.3%的配筋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