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的老兵不朽

如题所述

施坦因纳以爱兵如子著称,赢得了麾下官兵真心的爱戴。一个在维京师服过役的瑞典籍士兵在1945年3月又见到了施坦因纳,他后来深情地回忆道:“当施坦因纳将军走近时,他刻板的脸上立刻迸发灿烂的笑容,他认出了我。他离开部队已经有一年多了,此间一定见过无数的新面孔,但他依然记得我,并叫出了我的名字。”
1945年,施坦因纳的党卫军第3装甲军在波罗的海地区作战。2月间,苏军克服波兰,爱沙尼亚的德军被截断退路。施坦因纳利用他在德国海军里的关系,将8万德军官兵和他们的家属从塔林港(Tallinn)海运回德国。随后施坦因纳晋升上将,出任第11装甲集团军司令官。4月中旬,希特勒命令施坦因纳率部向柏林进攻。在希特勒的幻想中,施坦因纳将是柏林的救星,力挽狂澜击破围城的百万苏军。他并不知道,此时的第11装甲集团军只是数千残兵败将而已。施坦因纳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战争败局已定,於是竭尽全力保全部队,不愿做无谓的牺牲。第11装甲集团军一直拖到4月24日才向苏军发动进攻,一遇到苏军反击就立刻后撤。不久德国投降,施坦因纳率部朝易北河撤退,最后向英军投降。
战后施坦因纳相当活跃,频频在前党卫军官兵的聚会上亮相。1951年,豪塞尔组织党卫军老兵社团HIAG,应邀加盟的前党卫军将领有施坦因纳、库姆、吉勒等人。HIAG发展成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游说集团,成功说服西德政府向前党卫军官兵补发军人养老金,并从1945年算起。HIAG还拥有一个财力雄厚的基金,用来寻找战争中失踪的党卫军官兵,以及援助他们的家属。施坦因纳于1966年去世,他的战友成立了一个名为“施坦因纳同志会”(Kameradenwerk Korps Steiner)的组织纪念他。施坦因纳同志会的会员遍布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和波罗的海国家,直到现在还每隔一年举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盛大聚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05
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是德国国防军中的装甲部队,曾在二战期间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库尔斯克战役、莫斯科战役等。这个部队的老兵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们经历了许多艰苦的战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坚定的信念、勇敢的战斗精神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始终是人们所敬仰的。即便在战争结束后,这些老兵也没有被遗忘。他们一直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向后人传递着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他们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也成为了后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英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