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

如题所述

自然性和形式性较好掌握,对于变易性则需要重点理解。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呢?自然界的事物多种多样,变化万千,自然的美也处在变易之中。你看太空浮云,刚才还有如大海的浪花翻腾不息,气象万千,转眼就如丝如缕,甚至烟消云散。自然之美实在是短暂而又飘渺,难怪连德国大文豪歌德也曾借《浮士德》之口无奈地请求:“真美啊,请你停下!”。  自然美的变易性同社会美和艺术美不同,社会美体现较为确定的人格内涵,艺术美凝定在人工符号系统之中,而自然美是天然物质符号的美,它的活跃多变往往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一方面,客观的自然事物在变;另一方面,主体的情感也在变,从而主体赋予自然客体的意义也在变,这就必然使得自然美呈现为千姿百态的物质符号形态,充满着朦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美的变易性。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  第一,自然事物充满活力。自然美是活的形象,是生命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和变化的形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其产生、发展、衰朽、死灭和复苏的过程,这种过程都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就像应和着宇宙生命的某种秘密旋律,形成富于变化的节奏感,使自然美呈现出变易的特征。就拿一朵花来说吧,你看它先是含苞待放,再是与百花争妍,最后是衰败凋零。它的美在那里呢?诗人龚自珍说得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花的美并不会随着自身的凋零而寂灭,而是进入崭新的生命循环过程。我们在对自然界的观照中,以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自然的生命,时时处处都能体验到自然的变易中蕴涵的充沛的生命活力和生生不息的节奏。这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自然事物唤起人的不确定联想。自然界的种类和变化绚丽多姿,必然会引发人的感动。“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人的心灵随自然物的变易而摇荡起伏,展开丰富的联想。眼睛、耳朵和身体接触到每一件事物,都可能使人联想到别样的形象、声音和事物,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浮想联翩”。不过,这些联想往往朦胧而不稳定,迅速生成而又转瞬消逝,难以用确切语言来表述。而正由于如此,自然美对人来说就总是具有变易性。再拿太空浮云来说吧!当它化为轻飘一片而徜徉太空,人们望见它如此悠闲、轻松,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也像它那样潇洒、从容。但当它化作一片浓黑的乌云渐渐铺展开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时,人们会惊恐不安地注视着它,感觉“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生出莫名其妙的焦虑。自然界总是这样,万物总是处在变易过程中,一切都似过眼云烟。还是拿云来说,太空之云,在初升时刻被人誉为朝霞,它无比清新、瑰丽,充满活力,令人生出无限希望;而在夕阳的余晖中,又被称为晚霞,那么珍贵却又面临即将消逝的命运,令人顿觉感伤,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然界这些不确定的形象引起人不确定的联想,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二层含义。  第三,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不同的意义。自然美是为人而存在的,因而其意义也是人赋予的。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往往会赋予自然物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导致了自然美的变易性。  就拿“海”这一自然事物来说吧,19世纪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海就不同于20世纪诗人瓦雷里的海。普希金《致大海》写道: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地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港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  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寂静的荒漠之乡  而瓦雷里在诗作《海滨墓园》中这样写到:  多么伟大的酬劳啊  经过一番思考,  终得以远眺神明的宁静  普希金生活在黑暗的19世纪的俄罗斯,他渴望的是自由,所以他赋予大海的意义是个性的自由,大海的崇高形象所象征的也是这种自由。大海,是他心中“自由的元素”,他要以心灵充满大海,随着奔放的海去征服荒漠之乡!瓦雷里生活在发达的现代社会,目睹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喧嚣,渴望那神圣的宁静,请求大海慰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疲惫不堪的心灵。所以瓦雷里赋予大海的是神圣的宁静的内涵。同样面对大海,中国人赋予它的意义显然又不一样。同为中国人,古人和今人所赋予的意义又判然有别。而同处一个时代的诗人也赋予其不同的意义。请看,中国古代诗人写的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当代诗人舒婷在《致大海》中写道: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过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舒婷《致大海》(1973))  而同为当代诗人的韩东在《你见过大海》中的诗句是这样的: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象过大海  你不情愿让大海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韩东《你见过大海》(1982—1984)  与西方诗人赋予海崇高神圣的意义不同,中国古代诗人是把自己的平常心和人间情移入“大海‘这一自然形象中,”观海则意溢于海“,由此建构出与人亲近的、能够为人所接纳的诗歌形象。中国当代诗人舒婷与之不同,她赋予海以现代文化启蒙意义,使’海‘成为”变幻生活“的象征,也借此表达了知识分子内心的焦虑。这里的海的形象是崇高的,带有神话色彩。而韩东赋予海的是实在、平凡甚至卑微的意义,使精英的启蒙神话和新生活乌托邦破灭,有意回避崇高和神圣的意义,把神话了的海还原成为真实的”海“。从”海“这一个自然事物在古今中外诗歌中的呈现可以看到,人赋予自然事物如此丰富、差异、多样的意义,表明自然美具有无限的变易性。这是自然美变易性的第三层含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动特性。这就决定了自然的形象充满了生命活力,引起人的不同联想,寄寓着不同的意义。  总之,自然美的特征在于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具体地说,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它的形式性是指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具有主导作用,它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变动特性,也就是上面谈到的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1
自然美的特征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之所以成为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因为它能陶冶人们的心灵。大自然的这一特征,具体说来,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①自然性。自然美是自然物所显示出来的美。要探讨自然美的特征,就必须弄清自然与自然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首先,自然与自然美是不同的概念,分属两个范畴。自然,或说自然物、自然界,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类社会。早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就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着、发展着、变化着。此时,它们纯粹只是一种自在之物,并不具备什么美与不美的属性或价值。美却是一种社会价值。自然界的美,也是对人而言的。只是因为有了人,有了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才使自然物取得一定的社会意义,从而显示出美的价值来。但是,自然美对自然有着直接的依赖关系,它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自然物质属性。比如,素有“胜甲寰中,声闻夷服”之称的杭州西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苏东坡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假如没有气象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没有西湖本身所具有的湖光山色,那又有什么西湖的美呢?当然,美都是不能离开物质的,社会美和艺术美也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否则,美就无法依存了。但是,社会美与艺术美的物质基础是人提供的,并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有的干脆就是人自身的形体。天造地设的自然界就不同了,它的各种自然属性都是自身具有的,炽烈的阳光、皎洁的月色、晶莹的水珠等等,它们所具有的美的自然要素都不是人所造就的。即使由人所栽培的各种花卉草木,也必须依赖于自然物自身的生长、发展规律。因此,自然美的自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外,在形式上应该符合人的审美要求,它的色彩应该是悦目的,它的声音应该是动听的,它的线条应该是宜人的,没有这些“天生”自然素质,也就谈不上自然美。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撇开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把自然美完全看作是人类主观感受的产物,是错误的;同样,撇开人的实践活动,把自然美完全归结为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也是错误的。自然美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美,既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又必须体现在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之中。

②形式美。自然美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美占有突出的地位。前面说过,一切美都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程度,在不同形态美的事物中,却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地说,在艺术美中,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社会美中,内容就比形式更占分量;而在自然美中,则偏重于形式。

自然美的内容,在多数情况下,显得比较隐约、模糊。你能说出一座高山、一条河流,一只孔雀的美所蕴含的明确的内容么?显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人们才会明确地意识到其中的意义。自然美内容的不明确性,主要由于自然物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类有意识地加工的结果。即便是经过了人类加工的自然美,一般说来其内容也依然是隐约依稀的。例如,南京玄武湖的湖光山色,花木绿荫,又能透露多少确定的意义?惟其如此,自然美的内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而相对来说,自然美的形式却既不模糊又不笼统,显得异常清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激起人们强烈的审美感受。因此,色彩、声音、线条、形状、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自然美整体构成的突出成分,居于侧重或压倒的地位。

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时,常常因自然物的形式美给予审美感官以鲜明而突出的印象,便忽视其比较隐约的内容,只注意其形式了。有些自然物,虽然对人类有益,但因其外形丑陋,人们都觉得它不美。如癞蛤蟆,不仅能吃害虫,而且其分泌物还能制成中药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功效,可是由于它皮肤灰黑,疙里疙瘩,体态臃肿笨拙,所以总是惹人生厌。有些自然物,尽管对人有害,但因其外形美丽,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如蝴蝶,其幼虫绝大多数对农作物危害很大,但它那美丽的外形,总受人们的好评。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就是用蝴蝶双飞来比喻爱情的,它却给人带来无穷的遐想。

③多面性。所谓多面性,是指自然物所表现的美的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去表现美,例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有一首写杨絮的词:“似花还似非花……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首词的含义是,一对于同一种杨絮,如果我们观察的角度方位不同,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审美感觉就不同。要想真正认识事物的美,必须从各个方面去观察它,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它的美。苏东坡的这首词,道出了一个明确的事实,自然美具有多面性。

④变易性。变易性是指自然物所表现的美具有变化不定,游移不定的性质。例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其名作《醉翁亭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这段描写,一方面写出了琅琊山委婉柔和幽静清奇的静态美,另一方面又写出了琅琊山变化不定,风格各异的动态美。再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写边陲景象时有这样的句子:“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的描写,形象直观地将边塞景观的严酷、荒凉表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动感。这两个例子虽然都是艺术创造,但透过它的艺术性,我们发现,大自然的美确实具有一种变化的美,不然诗人怎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呢?

⑤联想性。某些自然物之所以给人以美感,往往与人们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愈丰富、愈奇妙,这种美感就愈浓烈。黄山上有一孑然挺立的石笋,上下笔直,尖削的峰顶上长着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树,人们把它想象成一支笔管,笔尖上开出一朵花,取名为“梦笔生花”。更有趣的是湖南张家界上有一个叫做“望郎归”的石峰,看上去使人觉得像是一个梳髻的妇女,“她”的衣裙还清晰可见。“她”伫足眺望,日日望,夜夜望,对面山峰上有一个小洞,竟然是被“她”望穿的。就这样,两个奇特的山峰.引起人的丰富的想象,联缀成了一个美丽多情的传说。诸如此类的传说、故事,又会给自然物增添美的魅力,使人游兴盎然,流连忘返。

某些自然物之所以获得审美价值,往往是因为人们从那里联想到了人类社会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画家蔡若虹就有过这样的体会,他说:“比如蒲公英,我原先并不感到它很美,可是在延安生活了几年,有一天,是2月的春寒尚未消逝的时节,我看见蒲公英从贫瘠的土地里最先冒出来,我觉得它很美很美。这原因,是我发现了蒲公英的特征,我赞美蒲公英,也是赞美人的革命干劲,不怕艰难困苦的干劲。”自古以来,我国的志士仁人以松、柏、梅、竹为美,也是因为从这些植物的自然属性中联想到的人的高尚品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