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去掉竹字头剩下的念什么?

篆字下面的那部分是什么字?

彖:【tuàn】
解释: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1

tuàn ㄊㄨㄢˋ
论断,推断:彖凶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1、读音:彖 tuàn 。
2、解释
(1)1. 《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又称《彖传》、《彖辞》。分上、下两部分,为《易传》中的两篇。
(2)即“卦辞”。《周易·系辞上》:“彖者,言乎象者也。”认为“彖”为“断”义,卦辞依卦象以论断吉凶。唐孔颖达琉;“彖谓卦下之辞言,说乎一卦之象也。”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周文王“得即卦象而体之,乃系之彖醉。”此“彖辞”即指“卦辞”。
3、易经描述
《易·系辞》彖者,言乎象者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又》彖者,材也。虞翻曰:八卦以象吿。彖说三才。故言乎象也。三才即天、地、人三才。(意思是,先观天文知道上天以及天子的信息,观地理知道地方富贵家族的信息,观人文知道许多人的信息,然后把这三种信息框在一起分析、判断就能决断事情。)彖言成卦之材,以统卦义也。《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 周易卦辞谓之彖。爻辞谓之象。爻即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
“彖辞”,就是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开头的卦辞。它与“爻辞”相对而言。例如乾卦,“元亨利贞”就是彖辞或者卦辞;其余六爻的筮辞就是爻辞。爻辞只断定该爻的吉凶,彖辞则断定整卦的吉凶。古人把“彖”解释为“断”,就是“断定”(吉凶)的意思。这种断定是根据整个卦象来进行的,所以《系辞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