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健身方法

有比较懂健身的,向你们请教一下 告诉我一个比较科学的健身方法,最好说的具体点 谢谢

有什么科学的健身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1

1、量力而行

当你的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勉强自己继续坚持健身。当你感到疲劳,这是身体告诉你需要休息及补充营养,以便修复肌肉组织,重新积累能量。如果强行健身,你可能因此冲破极限,但更大可能是伤害了自己的健康。另外重量的选择上也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大重量。

2、 多休息

健身的同时,如果你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那么你就是在毁灭你的身体。这可能导致你未来健身后更加疲劳。因此,健身后当晚应当睡七八个小时,确保身体肌肉休息和恢复。

3、健身前后及时补充食物

健身前后都要进食,因为身体需要补充能量,填补运动中失去的卡路里、维他命和矿物质。在健身前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可吃少量碳水化合物,例如一个面包圈或者一块吐司,可以确保你短时间内积累充足的能量;如果你的健身超过一小时,则可选择消化时间更长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像一个香蕉。练后也要及时补充蛋白质,可以有效的帮助肌肉的恢复。

4、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很多新手都会在运动后疲惫一个星期,这是身体告诉你需要调整健身计划了。这种现象可能因为三个原因造成:第一,开始得过快;第二,超越了极限;第三,存在身体健康隐患。实际上,健身本身就可以帮助人体延缓疲劳的速度,只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时间和激烈程度,不但不会过度疲劳,而且还能增进睡眠,提高精神状态。

5、补充充足水分

当你健身时,身体会大量出汗缺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健身开始3小时前,就要开始喝水;健身期间,适宜每隔20分钟喝一杯水。健身过后,可称量体重,体重每降低半公斤,就要喝3杯水补充。

6、 警告

健身后如果出现身体疲劳现象,建议多休息;如果你除了疲惫外,健身后还有特殊的病症,应当尽快求医。

扩展资料:

1、必要的热身

要知道,这可不是梳一下辫子、喝杯水的时间,这是在开始运动前的必要过程。当肌肉越松弛时,它们也更容易被驾驭和扩展,做这些运动将使你减少受伤机会,因此,花上5分钟的时间,让你的身体完全地活动开,有稍稍出汗的感觉是最好的。你需要明白这一步是你健身锻炼的良好开端。

2、极为必要的伸展运动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做来十分容易,但是,在健身练习之后的伸展运动并不是这样简单。当你锻炼一处肌肉的时候,它会变得紧绷而缩短,伸展运动就是帮助你放松肌肉,从而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

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个动作的最好时间是在你完成热身运动之后,同时,持续每个动作20-30秒,这将有助于肌肉松弛,使你获得一个更有意义的伸展运动。

3、不要超负荷的举重

当你看到插在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已经逾30根时,不禁惊异岁月的飞逝,但这并不是让你冲进健身房,抓起第一眼看到的哑铃的理由。

参考资料:科学健身--科普中国-人民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02
正确的锻炼+充分的休息+合理的饮食=肌肉增长!!!!

锻炼时间最好固定

每次锻炼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可以使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身体内脏器官形成条件反射。饭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不能锻炼,否则会影响消化和睡眠。体力最佳时间一般在15:00-20:00之间,可以考虑作为主要锻炼时间。

锻炼时间要适宜

初学者和平时劳动量较大者以每周三次为宜,每次1-1。5小时,但每次锻炼应包括肌肉各个部分肌肉群。每天坚持锻炼者,可将肌肉群分为两个部分,隔天练习,保证肌肉能有效恢复。如:今天练习肩、腹、胸,明天就练习背、臂、腿等部分。

负荷量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而定

一般说来,发达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数是8次-12次,最少不低于8次,这一数量应该是竭尽全力。因而负荷量应掌握在个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这一负荷量最有效的次数是用大负荷做,不超过5次。发展耐力和减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数是小负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减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动为止。

每一个动作需练习若干组

每一锻炼动作需练习若干组,这样被刺激的肌肉才能进入状态,肌肉体积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锻炼组数可多些,小肌肉群组数可少一些。初学者每一动作在三组为宜,不少于两组,有一定基础后再根据力量的增长程度加至三至五组。

休息时间不要过长

每个练习组之间休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40秒-50秒之间,大负荷、大强度练习休息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休息时间过长会影响锻炼效果。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帮助你集中意念,使动作协调而有节奏,在锻炼中能举起更多的重量。一般动作和小重量试举,都是用力、肌肉收缩时吸气,放松还原时呼气。举大重量或最后几次试举时,则先深呼气,再憋住气的情况下做举放动作,然后再深呼吸。锻炼时要用嘴呼吸,锻炼前做伸展运动,以预防肌肉韧带拉伤,训练后要做放松运动,帮助消除肌肉紧张,恢复疲劳。

每一次运动持续的时间可从30分钟到60分钟(不包括热身和放松活动)。中年人运动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运动对健康是没有益处的。运动对体质、体能的提高作用,依赖于运动对人体器官与代谢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在一定程度的蓄积。一周应该运动3次以上,这是因为:

●一周只运动1次,每一次运动后都会有肌肉的酸痛,两三天后身体的反应就消失了。下一次运动等于从头开始,没有运动蓄积效果。这样运动的人等于永远在起跑点原地不动。

●一周运动2次,运动后机体的疼痛和疲劳程度会有所减轻,运动的效果也会有一点蓄积,但不显著。

●一周运动3次,基本上是隔日运动,不仅运动效果可充分蓄积,运动后的疲劳程度也轻。

●如果增加频率为每周4次或5次,效果也相应提高。

这样看来,每周运动3~5次最为理想。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自我感觉做微小或部分调整,以便更加切合实际。实施一个阶段后,再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重新进行体力测验,在新的水平上调整运动处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26
不少人以“没长性”为借口,心安理得地拒绝锻炼。其实,只要一周锻炼一两次就能让你多活好几年呢!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锻炼。中等强度锻炼包括骑车、快走或做园艺,高强度锻炼包括跑步等。英国拉夫伯勒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针对这一建议进行了效果测评。他们用平均9年时间追踪研究了多名40岁以上志愿者。
结果显示,经常锻炼,也就是一周锻炼超过三次的人,身体素质更好,与完全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锻炼者在研究期间早死的几率少35%;只在周末锻炼一两次,但总锻炼时间达标的人,早死几率低30%。
另外,经常锻炼能让人死于癌症的几率低21%,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1%。但一周锻炼一两次同样能让死于癌症的几率低18%,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低40%。即使锻炼总时长不“达标”,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抵抗”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相关报告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上。英国《每日邮报》10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总比不动好,频率并没有那么重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23-03-27
最科学的健身方式应该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结合科学的饮食和休息方式。
运动方面,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和难度。
饮食方面,应该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过度依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休息方面,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科学的健身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