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粮食系统转型对农产品结构的影响

如题所述

第四章 粮食产品结构的优化
第一节 粮食产品结构与粮食安全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粮食安全界定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粮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程度。其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消费量加储备量。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因此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提高质量,是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形势发展的要求。
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国情,我国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粮食安全。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也是衡量粮食是否安全的指标内容。
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依托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命之源,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战略是国家安全战略,粮食安全的警钟必须始终长鸣。在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中,粮食主产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以上,而消费量只占全国的62%,显然,全国粮食库存大多集中在粮食主产区。据统计,1980年至1998年间,全国粮食产量增加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粮食主产区;1999年至2003年间,全国粮食产量减少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也来自于粮食主产区;而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产量增加量的80%以上又来自于粮食主产区。这说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左右着我国粮食安全的大局。只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增加粮食供给,保证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先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总量。1996—1998年,农业丰收改变了国内农产品供求的短缺格局。同时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开始大量积压“卖难”问题普遍,农民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价格下跌更导致农民收入增幅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以“压粮扩经”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结构调整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1998—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减少幅度达16%。1998年,粮食增产时粮食主产区的增产量占全国总增产量的63%,2003年粮食减产时粮食主产区减产量占全国的89%。可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变化是我国粮食总产量波动的直接原因。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粮食主产区由南转北格局形成,粮食安全存在隐忧
在近十几年的中国粮食生产地图上,东北地区的地位越发突出,按照中科院的统计,东北地区1949年粮食总产量是1 593.5万吨,2008年是10 445.5万吨,增长了6.5倍。按照2010年东北粮食产量的11 779万吨来计算,过去60年东北粮食产量增长了约7.4倍。与粮食产量分布北移同时发生的是,作为最重要主粮之一的水稻种植也发生明显北移。比如,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从1980年代末的28.6%提高到现在的56.7%。我国粮食生产“南粮北移”的局面已经形成。仅从总量来看,整个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加起来占全国的1/5,只比河南一省的粮食产量多1倍。但是,由于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东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南方号称“鱼米之乡”,过去是主要产粮区,尤其是大米的主产区,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然而,现在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大米的主销区,原来的“南粮北调”已经逆转为“北粮南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末我国总人口达13.3亿,比上年增加673万人。人口增加意味着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按现有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计算,年增加673万人,就要增加粮食需求256.4万吨。到2030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4.5亿时,就需要增加粮食5 715万吨,相当于现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粮食年产量之和。在耕地不增加的情况下,全国粮食亩产量要增加31.75公斤。由于各种原因,粮食主产区往往都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二、三产业都不发达,粮食主产区因经济亏空而减少粮食生产。在粮食连年丰收,种粮农民却收入增加缓慢的情况下,调整农业结构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各地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减少粮食面积成为普遍现象。据统计,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20 587千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153 464千公顷。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1978年的120 587千公顷,减少到2007年的105 638千公顷,减少14 949千公顷。粮食作物面积的逐年减少,会从根本上危及粮食安全。
四、粮食产品结构矛盾突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众多研究表明,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立足国内,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并维持较高的自给率水平。虽然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粮食单产和总产水平稳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连年丰收,全国总量基本可以满足粮食供需平衡,然而区域间的粮食自给率存在明显的失衡。因此,研究我国区域间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探明其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间供求总量平衡,保证国家粮食长期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不同农业分区、省以及县市尺度的粮食生产状况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国家和省区层面粮食生产的总量和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单产水平等,对不同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和生产重心变化以及驱动因子的研究较少,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科学决策。
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结构调整既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着资源、环境、技术、市场的约束,存在着现有农村产业结构运行惯性的约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的约束,需要综合系统地解决问题。在粮食总量达到平衡后,还有一个粮食品种结构的问题。我国粮食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品种,前三者产量占粮食总产的近90%,大豆占到约4%。这四大品种都算作粮食,但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替代,因为各自在消费用途、目标市场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区别。粮食总量够,但不见得每一个品种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有的多了有的少了,粮食市场同样可能出现波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粮食供求失衡,多是由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供求失衡引发的。个别品种价格上扬,经某些因素放大后造成全国性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粮食连续10年增产、总产稳定在1.1万亿斤后,短期内总量问题对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正在显著地趋于减弱;相反,结构问题的影响则显著趋于增强,甚至诸多总量问题就是由结构问题引发的。在总量问题得到缓解后,结构问题需要逐步理顺,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各粮食品种,并分门别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政策效率。从我国目前来看,品种结构的矛盾突出。从大品种看,玉米有余,小麦不足,稻谷丰年有余。从小品种看,多数品种供不应求。在三大品种中,名优品种不足,如粳稻、硬小麦、蛋白含量高的玉米少,而有些品种如质量不好的早籼稻、高水分玉米则严重积压。这种状况,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少问题。消费者喜爱的名优粮食品种得不到全部满足,不利于扩大内需;生产者生产的某些粮食品种,质量差,销售困难,不利于扩大再生产;经营者往往因货不对路,形成积压,出现亏损,属于政策性亏损,部分还要国家财政负担,对各方面都不利。因此,调整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质量,已成为非干不可、势在必行的大事。
就粮食储备而言,总量是充足的,从完善储备体系角度讲,需要进一步调整的,一个是产销区域结构,一个是原粮与成品粮结构。目前我国储备粮基本上是原粮,原粮不能直接食用,就有一个加工问题。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粮食加工布局也在调整,包括面粉加工业、大米加工业、玉米加工业以及食用油加工业。小麦加工明显地向产区集聚,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的面粉销往全国;食用油加工则明显向沿海沿江港口集中。“这些趋势都值得关注和研究。过去,我们的储备布局侧重与生产衔接,产区的库存比较大。”
从农产品流通规律上讲,储备与加工环节衔接同样重要。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储备粮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销区和粮食加工集中区储备,使储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参与到粮食流通之中。今年初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带来的启示就是,销区也要保有一定加工能力,否则原粮转化就很困难。当地虽然有原粮储备,但交通中断以后,怎么加工出来?这是销区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粮食产品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粮食由供求基本平衡转为供求趋紧,国际市场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
2000年以来我国逐渐由以前的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三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全部转为净进口,且净进口量逐年攀升。未来十年我国主要谷物产量增长速度小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自给率水平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仍能保持在95%以上。我国主要谷物进口量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21年小麦、粗粮、大米三个粮食品种的进口总量将突破1 700万吨。耕地面积减少严重制约粮食生产持续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减少的大都是良田。全国已有66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795亩的警戒线。尽管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耕地面积仍在减少。一些地方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没有落实到位,“红线”变“虚线”问题突出,守住18亿亩耕地的任务艰巨。
二、油料自给率较低且生产难以大幅增加,依赖国际市场的格局难以逆转
由于比较效益低下、播种面积萎缩,近些年来,我国油料产量增长缓慢。2000—2011年间,油料总产量从4 496万吨增长到4 657万吨,年均增长0.3%。其中大豆产量和播种面积降幅最大,均为12%左右。但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稳步增长。2011年达到最高值2 595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44.3%,年均增长3.4%。由此导致我国油料自给率相对较低,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我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仅为45%和30%,进口量增长迅速。未来我国主要油料及食用植物油的供求格局仍将偏紧,部分品种进口将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我国粮食农产品的区域化、专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从国内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区域化、专业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日渐显现,畜牧、禽蛋、果蔬等用地较少、资本密集的产业,几年之内便走向以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助推了农业持续增长。从2004年开始,粮食8年连增,油料、棉花、食糖、肉禽蛋奶和水产品以及瓜果蔬菜等产量实现新的突破,一县一省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直至农村,满足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民众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1
粮食作物面积的逐年减少,会从根本上危及粮食安全。 四、粮食产品结构矛盾突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2个回答  2022-12-09
粮食产品结构矛盾突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众多研究表明,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立足国内,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并维持较高的自给率水平。虽然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粮食单产和总产水平稳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连年丰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