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是如何被父母毁掉的?

如题所述

很多孩子,是如何被父母毁掉的?

作为一个讲《论语》的,琢磨人心,琢磨人性的老师,最近有几条新闻让我很揪心。

第一个是最近一个12岁的男孩,竟然为了带手机,把自己的父亲捅伤去世了。第二个是一个00后的大学生,长期遭受父亲家暴,积怨终于爆发了,把自己的父亲杀害了。第三个,是16岁的河北寻亲男孩,2022年1月24日,喝药自杀身亡了。

这3个孩子,本可以有更好的人生。奈何被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逼到了如此境地。要么生而不养,要么养而不教,要么教却只教了知识,却没教怎么做人。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觚不觚,觚哉!觚哉!”。

我一直提醒父母们,做人教育的最好教材,就是《论语》。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应该读学练《论语》。《论语》就是我们中国的《圣经》,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我们中国人的做人准则。多一些中国家庭开始读学练《论语》,未来就会少很多痛苦和悲剧。

《论语》是塑造一个人底层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同样一个事情,发生在张三身上,他可能动刀伤人。发生在李四身上,可能只是一个微笑而已。发生一样的分歧,这对夫妻是家暴打架,那对夫妻确是拥抱鼓励。出现一样的岔路口,这个人选择去体制内混日子,那个人无论怎么选,都会选最难的创业之路。事情是一个事情,心却是两种心。

12岁左右,一个人的性格大框架开始逐渐定型,这是被很多父母忽略的事情。性格决定命运,有多少家长在孩子12岁之前,帮助孩子改善改良性格了?父母有没有洞察到孩子的心性弱点?有没有梳理孩子的价值观?有没有建立孩子强大的信念?有没有教会孩子说话行动前的思维步骤?

上面这些东西,别指望学校老师能做。学校能把知识教育做好,就已经不容易了。做人教育,只能父母亲力亲为。

做人教育的方法很简单,难的是父母的认真重视程度和执行力,不诚无物。

1、365天早读《论语》,每天10几分钟。

2、每周周六周日,给孩子系统深入讲解《论语》,让孩子逐渐理解。

3、每天晚上父母和孩子,对自己一天的做人情况,结合《论语》做反省改进,365天日复一日。

只要做到位了,日积月累,量变到质量。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底层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就建立起来了。这个孩子,未来就会逐渐朝着成为一个君子去努力。哪里会有那么多痛苦和悲剧?

上面这个方法,我已经带着很多家长和孩子,做了很久很久了。《论语》也已经讲解到了第3章八佾篇了。《论语》一共有20章,今年系统讲完。

认为做人教育很重要的家长,可以跟我们一起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